活动动态

盛夏读书,墨香清凉——记鹿城区叶托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

作者:叶托 发布时间:2024.11.09 浏览量:

碧水静悠悠,诗书滋味长。盛夏时光里,墨香伴雅趣。书海悠游,心灵自由漫步。

2024年8月15日晚,鹿城区叶托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线上,举行每月一次的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感悟。

好书推荐

悠扬的夏日里,我们一起阅读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这本书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魅力的阿勒泰,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这本书没有设定统一的主题,题材多样,但字里行间都让人感到“真诚”。李娟在书中细腻描绘了动人的乡村舞会、灵动的猫咪、飘逸的云彩、各种形状的风和那个令人难忘的男孩,以质朴无华又真挚自然的文风,生动地展现了阿勒泰地区的世间百态与独特的风土人情。

分享交流

话题一:书中的哪个场景最打动你?可以举例分享一段。

郑烨烨老师说最打动她的场景是大黄猫被卖走后,外婆天天给喂猫的石钵注水,期盼着猫回家的场景,然而几次被外公卖出,几次回家,第三次终于还是太远了,大黄猫再也没有回来。外婆的等待,直至她带着一世的记忆死去都再无回应,而我至今依旧深深地怜惜它,难过得梦里也在想,要给石钵注水了。作者用最平实的笔触写下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一只她充满感情的黄猫,牵连起她对故乡的眷恋,这也深深触动了我。她不直言悲伤,却道出了“更为漫长”的猫的故事,此时此刻也许它还在回家的路上继续走着,因迷路而凄厉叫着,风餐露宿,却从未停下回家的脚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曾有过这样一只大黄猫吧,曾经失而未得的人事物,虽然他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最打动姜雯雯老师的是《过年三记》中放烟花的部分,一家三口在遥远闭塞的阿克哈拉燃放烟花,虽然只有小小的三个烟花,却给久居荒漠、远离故土的人们带来了一点心灵上的慰藉,也让旷野中的四邻欣赏到了这一奇迹般的景象,绚丽的烟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令徐珂老师印象深刻的是《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馅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书声琅琅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宽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在爱里长大的人,心里不会有那么多恶意。读到这一段,小时候去外婆家度过的童年时光再次浮现在眼前。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一个人在门口坐着,等着我们去她家,总把好吃的留着给我。无论我长到多大,在她眼里永远都是那个小孩。

   话题二:李娟的文字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杨修涵老师在读完这本书后,发现作者的内心柔软、文笔细腻,却也不乏浑然天成的幽默感。作者笔下的人物,无不闪烁着灵动的可爱之处:外婆是个做了错事会吐舌头的老顽童,”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妈妈聪明能干,虽然不精通哈萨克语,却能够“在汉话和哈萨克语之间胡乱翻译,还创造出了无数新词,极大地误导了本地牧人对汉语的理解。”喀吾图的汉族孩子们天真烂漫,在树林里玩耍……让读这本书的人能够感受到心的宁静,也看到了那里人们的淳朴、知足。

徐维瑜老师认为李娟的文字给人以治愈,给人以疗伤,成为人们心中的“止痛药”。在疲惫和迷茫时,给予我们温暖和帮助,治愈内心的焦虑和烦躁,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使人看过之后,想要逃离现在的生活,去寻找诗和远方。她的文字又是诙谐的,打趣人生如《“小鸟”牌香烟》中写道:“相思鸟”就是“小鸟”,“木耳”就是“黑色蘑菇”,“金鱼”就是“金子的鱼”,“孔雀”就是“大尾巴漂亮鸟”,瓶子为手雷形状的“白酒”就是“砰砰”……

李娟的文字给严芗茅老师的感受是“野蛮生长”,你不能在她的文字中去寻求缜密的逻辑或是清晰的叙述线索,但是可以在你想的时候任意翻开书的任何一页开始阅读,在想结束的时候不必顾忌这个故事是否讲完就合上它。在她的文字里,可以得到的是另一方不同于现世生活的天地景象,是人类原始情感的萌发和表达,是像孩童面向铺天盖地而来的自然所表现出的第一反应——无限的好奇与激动的颤抖。

   话题三:阿勒泰”这种环境是否可以治愈你的焦虑?或者说,身处都市的你如何去发现和营造一种相对纯净的心灵家园?

陈珍妮老师分享了自己治愈焦虑的方法:大自然总能给予人平和松弛。不仅仅是阿勒泰,曾去过新疆、云南旅居,比起特种兵式的旅游,缓缓呆上半个月更能体验当地的风情,缓解焦虑。暑期总是短暂,回归工作后我还会通过阅读、禅修、义工、瑜伽等方式调节身心,心静即是自然。

陈佳佳老师说阿勒泰的自然环境确实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的广袤、宁静和原始,能够让人暂时远离都市的喧嚣和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情绪。然而,是否真的能够“治愈”焦虑,可能还取决于个人的心态和具体情况。对我来说,阿勒泰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可能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能够让我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和焦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找到应对焦虑的方法。

程丽瑶老师认为这个问题有些难回答。人生走到新的阶段,似乎又会产生新的焦虑与不安。我很喜欢李娟的文字,也很向往她笔下那个遥远、静谧、带着一丝神秘意味的阿勒泰,但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不适合在这样的地方长久生活。或者说,当下的我,仍然有许多人生课题尚未解决,仍需要心灵上的不断历练。“此心安处是吾乡”,心不安,走到哪里都不能平静。读大学时,我总在幻想一个完美的“远方”,可以让心灵得到平静,让自己感到快乐。如今的我,转去反思、反刍自己的成长经历。试图去解构自我,了解自我。

郑思思老师觉得阿勒泰有广阔的草原、皑皑的雪山、清澈的河流,那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比我们慢很多,生活方式更加接近自然,这些都可以一定程度减少焦虑。身处都市,我们可以从文字中汲取灵感,没有广阔的草原,但我们有公园、湿地、高山等自然环境,周末或者空闲时间去散步、爬山,接触自然,暂时远离城市喧嚣。

导师寄语

  叶托老师看完了大家的讨论并进行了总结。首先感谢徐珂老师的推荐和组织,让我们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了这本书,也看到了大家的畅所欲言。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无疑是我们心中的远方,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远方不一定就是诗,你可以享受睡在草原、远望星空的美好,也要应对帐篷漏雨和戈壁风沙。值得称道的是李娟用自然的笔触给我们带来远方的美,更带来了一份恬淡的生活态度。正像大家说的,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吾心安处即吾乡,愿我们享受当下,打造自己的诗和远方。

  书海悠游,心灵自由,希望我们的每一天都能闪闪发光地过!

通讯稿:徐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