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是不让风筝在空中荡;教学中的研,是不让教学目标在空中荡。为了进一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式,凝聚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
我校数学教研组分别在2024年9月24日和10月8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以“乘法的意义”和“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主题,通过不同教师的独特视角和教学方法,展现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首先,汪舒雅老师通过引入一个与乘法紧密相关的绘本故事《买卖国的乘法队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商贩们通过将商品成捆、成袋、成串地售卖,简化了计数过程,这正是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汪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简化计数过程的方法,并理解乘法就是相同加数的连加这一本质意义。在此基础上,围绕绘本故事,汪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新知。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汪舒雅老师这节课,通过引入绘本故事、借助绘本内容、数形结合、设计练习以及总结反思等环节的实施,汪老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何湘环老师则以生活情景为切入点,通过“旋转飞机”和“小火车”两个具体情境,让学生运用实物情境表征、图形表征、言语表征、书写符号表征等多元表征来表达乘法意义。这种表征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乘法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等量组聚集的乘法模型。
何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通过同桌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学生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
雷冰老师从复习旧知入手,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他基于生活情境,提出了求路程的问题,快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雷老师特别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并概括计算方法,让知识稳稳地扎根在学生的心里。
他的教学深入浅出,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他还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在对比中渗透重点。
他的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一次次上台演示、讲解,真正做到了以生为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老师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备课历程和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考。
汪老师和何老师结合学生的前测和后测阐述了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的过程。雷老师说:“要经常带孩子过来上上这样的公开课,促进思考”;朱老师则从前测到教材分析,横向与纵向的教材对比分析,提出自己教学设计的思想。
接着,全体数学教研组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同课异构”这种教研形式,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我们是一支有力量的团队,我们的教研一直在路上。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们将继续秉承“心中有‘标’,教学有‘法’”的教学理念,齐心协力谱写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