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鹿城区教育研究院院长陈慧诚的带领下,由郭传兴、叶茂恒、陈俊杰、吴锡理、蔡永、赵蕾、季炜梅、陈赛组成的专家团队莅临我校,对我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交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语文
在上午的活动中,叶盈盈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以剧本改编为驱动性任务。高建南老师的《孤独之旅》,聚焦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这个关键问题,设置相关任务。评课环节中,鹿城区语文教研员郭传兴老师指出这两堂课都能基于学情,设定目标,设置有效的情境任务去推进。同时,他也指出任务设计要明确教学目的的指向,清楚教什么,也要清楚为什么而教。
下午的活动中,应文琦老师和蔡飞嫦老师分别就《回忆鲁迅先生》和《美丽的颜色》进行说课展示。针对她们的说课,郭传兴老师从文本细读、任务设计、预设呈现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紧接着,蔡飞嫦老师从“学、研、用、做”四个方面介绍七年级备课组在新教材的落实与实施方面的主要做法。黄骅老师则介绍了九年级现阶段教学情况与中考备考计划。针对两个备课组的汇报,郭传兴老师首先肯定了七年级和九年级备课组的做法,同时指出,应聚焦具体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并就九年级省考新变化下复习资源选 择、《导引》使用等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数学
上午,鹿城区教研员叶茂恒老师首先走进课堂,对陈鹏勇老师的《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杨增泽老师的《认识方程》和赖泱泱老师的《圆与三角形的综合运用》这三堂课进行调研和评估。在随后的评课交流活动中,叶老师对杨增泽老师的表现给予了肯定,称赞他作为新教师,课堂内容精心设计,逻辑清晰,注重数学自然生长。
下午,叶茂恒老师在教研组的调研反馈中强调教学中要接受和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以实现四基的落实。他还针对九年级微卷的命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并在肯定九年级中考复习计划的同时,建议充分利用寒假时间进行复习。
英语
上午,庄妤芬老师执教《M12U2 Repeat these three words daily:reduce,reuse and recycle》,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使用3R原则,如何更加环保。池娅妮老师的《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Silent Love》一课,融入项目化教学,通过文本分析,完成了《你好李焕英》的影评输出。
后续的评课环节,气氛热烈而融洽,交流中,鹿城区英语教研员陈俊杰老师强调,新教材阅读文章的教学,不仅要对文章进行分析,更是需要对于本单元以及本课文的主题意义进行深度探究。
下午,陈俊杰老师对各英语备课组提出的困惑以及问题给予解答。他针对七年级段落实新教材的困惑之处,提出减法思维(Less is more),指出教师可以通过改编写作任务凸显读写的深度整合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跳一跳摘到苹果!针对九年级的复习安排,陈老师则指出,要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在重点题型上有所突,争取在新统考的背景下做到精准复习。
科学
上午,严瑶瑶老师执教《杠杆平衡条件(2)》,她以自制杆秤的刻度和称量果冻质量的活动展开教学。尚慧敏老师的《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2)》则以寻找人类第二家园为线索组织教学。
评课环节,鹿城区科学教研员吴锡理指出两位老师都能抓住新课标的理念,有效地开展教学。比如,严老师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让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探究的意识。尚老师借助很好的线索,对教材教学的内容进行处理,更好体现基于学情的教学。
下午,教研员在听取三位年段备课组长对期中考成绩和答题情况的汇报后,对期中命题和教学做出指导。他首先肯定了试卷命题内容结构符合新中考的方向;其次,他指出试题的编制,一定要依标命题。最后,对于核心素养立意的课堂,他从学习目标、学生活动、课堂预设方面做了指导。
社会
上午,陈超奇老师执教《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课,他引导学生通过时间线的梳理和深入阅读教材,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林雅诗老师的《秦统一中国》,以微项目“线上云展览”,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下午的评课活动,老师们的交流热烈而深入,鹿城区教研员蔡永老师指出教学应该回归到课程标准上来。他建议,老师首先应该基于历史事实,然后通过框架式教学来建立事件之间的联系,最后在课堂上融入历史规律的讲解。
同时,九年级备课组长金烜老师介绍了接下来本组的教学计划和寒假期间的复习安排,并针对本次期中考的试题提出了本组的困惑。七年级备课组长何洁老师分享了这半个学期以来七年级组的教学实践,并提出了“地理课程如何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应如何落实”的困惑。蔡永老师对各组的教学计划给出了指导意见,并指出教学中应紧扣课标、落实地理现象,同时应让学生多动手,多尝试,在实践中学习。
体育
活动伊始,由吕存忠、方惠萍、潘志豪老师带来三节各具特色的常态课:《九年级体育中考专项练习》、《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方法》,三位老师从教学内容结构化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学练单,进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德育
鹿城区德育教研员季炜梅老师和德育研讨小组首先走进德育的第一现场——教室,和班主任面对面交流,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随后,林茂洁老师以《种子的旅行》为题进行了带班方略的阐述。他从带班理念、班本课程、班级文化等维度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内涵丰富、积极生长的班级样态。
季老师充分肯定了林茂洁老师深耕班主任工作的赤诚之心和育人为先的教育初心。她还就班主任基本功参赛的要求对带班方略进行了理念提升、课程优化、文化聚焦的精准指导。接着,研讨小组还就班级叙事和班会课设计等德育科研进行了研讨,与会老师收获满满。
最后,李春副校长还就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情况和季炜梅老师进行了交流。
集中反馈
在一天的调研活动结束后,鹿城区教育研究院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在陈慧诚院长的主持下,对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反馈。
郭传兴老师对语文组的两堂课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这两堂课都展现了通过一篇文本撬动一类文本阅读的意识。他还肯定了各组在集体备课时能灵活运用作业本,注重内容板块的梳理和教学策略的总结。同时,他也提出了两点建议: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应具体化,避免泛泛而谈,才能有的放矢;二是教师应具备专业自信,选择最适合学情的方式坚定走下去。
吴锡理老师指出科学组老师能追求核心素养立意的课堂,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获取新知;试卷命题能紧扣新中考的方向。并建议学生活动的呈现应基于问题自然衔接;命题时要加强课本内实验的考查,充分理解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的含义。
陈俊杰老师指出,英语组七年级的读写课堂需要搭建充分的支架,从意义、内容、语言、策略等角度为学生提供支持,可以适当简化或改编输出任务,引领学生小步子前进;九年级的教学则需要避免刷题复习的倾向,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改编文本、口头输出等方式落实语法填空等题型;同时二轮复习时可以在写作上尝试帮助后层学生写出结构正确的单句,并加强审题训练。
叶茂恒老师充分肯定了数学组几位开课教师的素质,并就课堂注重逻辑性和数学自然生长等做点评。同时,他也指出对新课标解读和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建议全体数学老师要充分了解学情,落实四基,扎实落实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季炜梅老师肯定了林茂洁老师做班级文化的用心,并建议在校内开展情境模拟等班主任活动,这将为班主任们的教学理念、带班方式带来新思考。
赵蕾老师肯定了体育组备课组会议形式多样,能够发挥教师特长;课堂能够结合平板,记录日常成绩,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看见每个孩子可视化的进步。同时,她建议九年级课堂增加更多素质类练习,分项、素质、耐力有效结合,顺应学生生长发育需求,先相信,后看见!
鹿城区教研院评价部陈赛老师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应用数据进行成绩分析的举措。同时也指出我校在智慧分析平台上的使用需进一步加深,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蔡永老师肯定了社会组开课老师能充分利用手头的教材、图册等文本资源,切实提升主观题的材料阅读、获取和表达的能力。但他也指出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应有所选择,容量大的教学内容要慎用。针对备课组,蔡老师建议老师们放低对学生的预期,以活动类的学习代替纯粹知识类的识记,使学生在做中学。
最后,陈慧诚院长从教学新常规的角度对我校的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试题命制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也对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形式提出了他独特的看法,指出要立足校情学情,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在鹿城区教研院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下,我校教师收获颇丰,对教学的理解与实践有了显著提升。我们将珍视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路径,以精准的教学策略和扎实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