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市儿童哲学研究联盟学校第五次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
【温州市马鞍池小学】聚焦哲思问题 触发思维生长 |
2024年6月6日,温州市儿童哲学研究联盟学校迎来第五次教学研讨的盛会,此次活动在温州市马鞍池小学如期拉开帷幕。活动汇聚了众多知名教育专家与学者,温州市儿童哲学研究联盟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一百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在马鞍池小学金舒静老师的主持下有序进行。陈东南校长以热情洋溢的开幕词开启了本次活动的序幕。近一年来,马鞍池小学致力于将活动空间转化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场所,旨在让学生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感知哲思观察与哲思活动场所,促进学生思维素养、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的发展。 本次研讨活动展示了两节精彩的儿童哲学与国家课程的整合课。温州市马鞍池小学的盛道新副校长和五(4)班的孩子共同呈现精彩的语文与儿童哲学整合课——《手指》。课上,盛老师引导学生们以哲学家的批判性思维去审视问题,通过多角度的手指排行榜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多元思考能力,感悟“角度不同 结论不同”和“角色不同 作用不同”的哲理。学生还在观察、归纳丰子恺的幽默语言,并展开了深入的思辨讨论,又像哲学家一样思辨,探索了各种文体存在的价值;最后在精彩的哲思感悟分享中,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王璐老师与三(5)班的学生们共同展示了《道德与法治》与儿童哲学的巧妙结合。王老师以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帽”工具的运用,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交通问题,并学会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的利弊。 课后,黄睿博士进行了以哲思的方式深入点评,并以《儿童哲学探究问题的提出、分类与成长》为主题,详细阐述了儿童哲学教育提问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黄博士以《龟兔赛跑》案例,从“问题林”的提出,到“问题三分法”和“哲学三角”的分类,再到“一课三问”的成长,展示了哲思课堂问题的具体思考路径。同时,他强调了教师应立足于儿童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有争议的哲思问题,以打造更加主观与开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讨论中真正有所收获。 此次研讨活动聚焦哲思问题,助力思维生长,不仅为老师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启示,更激发了大家对儿童哲学教育的无限思考与探索热情。儿童哲学联盟校活动播下了智慧的种子,志同道合的探索者们在实践中必会予以创造与生长。
马鞍池小学自加入温州市儿童哲学联盟校以来,重点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整合儿童哲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哲思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独立思考并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些感悟可以是对某个片段或整篇文章的感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者是联系生活的思考。鼓励学生养成写哲思日记的习惯,将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后续,学校将继续坚持儿童哲学教育的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