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余佳莉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金秋送爽,金桂飘香,在这秋日暖阳下,鹿城区余佳莉名师工作室在永嘉县千石小学开展第二十六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深研究。
第一节课是由永嘉县千石小学王苗苗老师和一(3)班的孩子一起带来的课例展示《雪地里的小画家》。王老师创设了“雪地画展,研学之旅”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多个学习活动落实读准字音,读懂字义。王老师语言十分童趣,用“的”左手拉着“雪地里”,右手拉着“小画家”这样有趣又易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的”字短语。通过拓展其他小动物的脚印创编新的儿歌时,不是一味让学生读,而采用先读后师生问答式对话进行巩固,再去引导生发现动物们的作画工具,自然又有序地得出答案,设计十分巧妙。
第二节课由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张楚瓯老师带领一(1)班的孩子走进《江南》的美好风光。张老师在课堂伊始,通过简单问答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熟知度,提出本课挑战:朗读能手,识字能手和写字能手,也引出了本课的三个评价标准。张老师对生字教学的设计十分细致,如“采”字,出示象形字猜一猜,联系生活采什么,再回归课文“采莲”,顺势拓展教学“莲”字,将字词合理巧妙搭配理解,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节课上塘城西小学的陈玛丽老师展示《小书包》,和一(2)班的孩子一起遨游识字王国。陈老师的课堂,非常扎实有效,“包”字教学时,从拼读开始,认识包字头,到出示图片和象形字理解意思,再到分组给“包”组词,如能吃的“包”,能用的“包”,从易到难,一步一脚印引导生认识理解“包”字,让学生真正学得生字。
最后由工作室导师,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小学语文教研员余佳莉老师对三堂课进行点评。余老师指出低段语文教学时,教师语言一定要符合学生学情特点,才能更贴近孩子,更好引导孩子进入语文学习,课堂设计中适时加入课间操增加课堂趣味性,但课间操可以有更多的变式,写字时对于新笔画着重带着孩子先写一写,再结合整个字,关注笔画的落点,把握字的整体结构。力求抓稳,抓牢识字、写字基础。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观摩研讨课,聆听导师的评课讲解,本次活动收获颇丰。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思维的碰撞永不停歇,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定会带着“余温”反思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