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余佳莉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2024年11月7日,鹿城区余佳莉名师工作室第二十五次活动在百里路小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课例展示和教研组经验分享,探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一年级上册拼音、识字、阅读教学策略,探索幼小衔接理念下,如何尊重学生差异,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课例展示】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诸成荫老师以《ang eng ing ong》一课为例,通过单元统整情境“跟着羊羊去探险”,巧妙地结合了学习前测的分析,关注学生认读的差异性,通过示范发音和学生对口型变化的观察,逐步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而后整合后鼻韵母拼读中双拼、三拼等内容,以闯关形式玩中学、学中玩。最后联系生活,通过拼一拼赢取奖品的形式,让拼音学习更具生活性、趣味性。
温州市城南小学金甜甜老师在《日月明》一课中,通过生动的演绎和多种互动方式,引导学生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金老师巧妙安排了两位学生现场演绎“从”字,以生动直观的形式诠释了该字的跟随之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与理解力。整个教学过程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采用多种互动方式,使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造字方法,提高了他们理解和运用汉字的能力。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张驰老师为大家带来《江南》课例展示。课堂伊始,张老师以学情检测拉开序幕,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中,她借助小鱼卡片等教具,设计了丰富有趣的互动环节。学生通过模仿鱼儿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在实践中感受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灵动与快乐。整节课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兼顾学生兴趣的激发,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和美感,为在场老师提供了可操作的范例。
【教研分享】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毛家昌老师作《汉语拼音学习中个体差异及教学策略》教研分享,毛老师围绕“明晰教材,了解差异”“多维整合,抓好两头”“分层作业,阶梯挑战”及“评价多元,尊重个体”四个方面展开。他分享了学校一年级教研组的做法——详细解读了新版教材的变化,采用“以强带弱”的小组合作模式,设计多层次课后作业,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拼音学习中获得成长。他的精彩分享,为在场的老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
温州市城南小学倪洛阳老师作《“字”有妙法 “识”之有味——关于提高一年级识字效率的策略思考》观点报告。倪老师以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为例,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课例分享3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识字的效率。倪老师特别提出一线教师需深度解读教材,利用好教材,结合汉字构字规律,系统识字教学,提升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并提倡老师们拓宽教学场域,利用生活和阅读深化识字能力,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温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张新新老师作《撒下阅读的种子》主题发言,从阅读空间、阅读陪伴、阅读课程、阅读活动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一年级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阅读地图、阅读树、阅读云梯等有趣、可视化、好操作的阅读打卡,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为家长提供了亲子阅读的支持。张老师的分享干货满满,启发了老师们推进课外阅读的新思考。
【专题讲座】
工作室导师,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小学语文研训员余佳莉老师作《尊重学生差异 激发学习兴趣》主题讲座。余老师介绍了本学期一年级新教材三次培训内容的安排意图,重点阐述了本次活动的研训主题,以学校教研组展示的方式呈现各校的教研主题和教研成果,通过教研促进新教材的研究与实践。余老师在课例点评中特别强调,一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基于学情展开教学;采用童趣化、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教材的整体性,抓住难点重点突破。最后余老师要求各校根据本次全区活动主题开展一次校本化主题教研活动,深入研究新教材,落实新课标理念。
浙江省特级教师郑方明老师作《提高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专题讲座。郑老师聚焦五个方面的策略展开深入的阐述:一、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二、提高拼音教学效率的策略;三、指导学生读好书(朗读)的策略;四、有效的识字阅读教学策略;五、指导起始年段孩子写好字的策略。郑老师的讲座,既有高位的理念支撑,又有亲身教学的实例举证;既有方法的详细指导,又有情怀的熏陶和共鸣,让老师们获益匪浅。在讲座中,老师们明确了如何有效、有趣地提高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建构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与实践导向。
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是关于“素养课堂”的思考却不会停歇。征途漫漫,我们自当奋楫笃行,在今后的继续深研中,相信老师们会落实新课标理念,突破教学难点,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