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 |
陈怡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时间飞快,转眼两年的陈怡名师工作室学习即将结束,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在陈怡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且有实效的活动。每一次的活动,我们都能感受到陈老师的用心,两年来的培训可以涵盖为四种模式:理论培训;自主学习、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实践、观摩、交流、拓展;每一部分的学习我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每一次的培训,都紧紧围绕帮助教学有效性提高而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能够有所学,有所思考,并且明显感觉自己在课堂上能运用起来,真心感觉有效!在多次培训活动交流中我们每个学员轮流畅所欲言、碰撞思想,最后陈老师总会将我们的意见进行做画龙点睛的总结,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记得自己的那堂公开课《一只鸟仔》。第一次试课,错综复杂的思路下来,上得非常糟糕。陈老师没有给予否定,而是细心耐心给我梳理思路,提取亮点,扣好细节,让我对于这节课有了豁然开朗的新认识。再到第二次、第三次磨课,陈老师都能在每一次精准找到不足的细节。让我在最后的公开课展示环节能有对比磨课更提高了,更有效了。
还有一次是我和应昭昭老师参加温州市学科微课的比赛。我负责制作后期,应老师负责上课,虽然我们分工明确,一起合作,但是较为新尝试的微课还是有很大的困惑,尤其是不完全音乐课内资料的新授,难度不小。如何定适合的课题,如何将一个主题的三节课设计好,如何进行课外与课内的衔接融合,如何进行学生实践展示。这些都是我们的问题。陈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们提供非常大的思路及课程主题节奏把控,并给我们非常多的宝贵建议,帮助我们从迷茫中理出较为清晰的课程主线,并内心细心地帮我们一遍一遍地提出整改建议,让我们不断打磨不断提升。这让我们有了非常棒的成果,同时有了对于微课的新思路,多亏了我们的陈老师。
两年的培训,让我逐渐成长,2023年评上了鹿城区第六届教坛新秀,我和应昭昭老师的微课获得了温州市义务教育各学科微课三等奖。自身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的提高让我们变得更加积极地投入音乐教育工作,工作时更多了几分思考。虽两年的工作室培训即将告一个段落,但学习的脚步不停歇,感谢陈老师这两年的引领。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经验,将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用爱融合教育,努力前行,继续逐梦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