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专区

工作室学习心得————潘茜茜

作者:陈怡 发布时间:2024.10.07 浏览量:

在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探索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6月14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暨鹿城区陈怡名师工作室第13次活动在温州市藤桥小学开展。 

通过同课异构的上课模式,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方法。例如,孙洁如老师利用自身琵琶专业的优势,将民族乐器琵琶请进课堂,拉近了学生和民族音乐的距离。通过对比聆听,模仿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强化主题旋律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各种民族乐器的认知。工作室主持人陈怡老师则另辟蹊径。以“XX X”节奏为线索,江苏民歌《杨柳青》为引,针对每个乐段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聆听任务。陈老师用自然亲切的语言,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思考。通过视、听、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消除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陌生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此外,此次听课活动,还让我深刻认识到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陈怡老师在总结时,强调了勤学和勤思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反思可以记录课堂中的精彩瞬间和疏漏之处,并通过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这种反思习惯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名师工作室的活动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还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通过与工作室其他老师的交流学习,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将传统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并结合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升课堂的教学成效。这些收获都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