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读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创设问学课堂 |
10月11日,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新教材”,促进教师学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打造指向素养的问学课堂,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学院路分校举办了潘素梅名师送教工作室、蔡永名师送教工作室、鹿城区蔡永名师工作室和邓权忠名师工作室的联合活动。
本次活动全面涵盖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课堂教学与教材栏目如何有效使用等分三个专题探讨与思考。 首先是道德与法治专题,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的缪慧玲老师为我们展示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生命安全》,她以制作校园安全手册为项目,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学生对校园安全的关注,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安全手册的制作,并在展示中表达了自身对安全的认知与实践。
接着由潘桥中学的程鑫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七上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解读。程老师尤其强调了新教材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内在关联的强化,指出七上四个单元的大概念应该聚焦在:梦想、交往、生命和人生。在教学教学建议中强调在新教材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老师必须依标研材,化零为整;明新编意图,依标用材。蔡永老师补充提出,新教材所选用的案例都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如何讲好故事是我们思政老师成长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邓权忠老师结合《生命安全》这节课,为大家做出了以《走近学生,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为主题的专家点评。邓老师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必须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渐进的系统化的教育。因此一节真正落实素养的课堂应该是走近学生的。针对实施的方法,邓老师明确指出:问学情,好资源;巧设计,真活动;重思维,提素养。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在历史新教材的新教学研讨板块,首先来自瓯海区第二实验中学的成鹏老师上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他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创设学位中心的问学课堂。在一课中设置情境让学生穿越西汉成为汉武帝的大臣,认识汉武帝时期的国家情况并针对问题找出治国的对策。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汉武帝时期的国情调查和针对国情制定的对策。整堂课生动有趣,为学生提供了不一样的历史课体验。
针对历史新教材,来自温州市瓯海区郭溪中学的文威威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初中历史新教材栏目的理解与运用》。从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想一想、学史崇德、读地图、课后栏目、学史方法、大事年表等栏目为大家总结了新教材各种学习栏目的作用,也举例说明了“栏目”运用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作用:活用方法,培养素养;德育渗透,落实素养;巧用历史关联,锤炼核心素养。文老师对于研究新教材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用好新教材,我们责无旁贷。新教材的使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遥用于直面挑战,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尽显才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成果。
潘素梅老师结合《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为大家做出了以《“问学”历史课堂,深度解读新教材》为主题的专家点评。潘老师首先强调新课标的重要性,教学的重难点需要依据新课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来确定,历史教学大概念为抓手很重要。她说本节课是基于大概念的问学课堂的学习,从课标与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眼于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这个大概念。她认为学为中心的课堂凸显问与学,教师的问有两类,驱动性问题和推进性问题;学生的学有三个层次: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问题的反思与拓展。以问学落实大概念,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
下午是地理新课程研讨专场。来自温州市仰义中学的李瑶瑶老师以学生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导入,展开了一堂《等高线的判读》,让学生在爬山的现实情境下以强烈的兴趣学习等高线的相关知识。李老师开展小组活动,让同学们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用粘土捏出立体造型,通过做中学活动,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到等高线的特征。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基于大罗山的等高线地形图设计登山路线,落实地理实践力。
温州市第三十中学的徐霖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地图的阅读》一课,为指导学生真正学会使用地图来解决现实问题,徐老师结合了当下经常使用的手机软件,让学生定位一个真实的目的地,并通过前往该目的地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地图三要素。基于初步的学习,组织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让学生真正落实地图三要素的运用。课后作业延续了课堂内容,指导学生继续完成平面图并开展藏宝寻宝活动,体现了地理的核心素养。
两节课之后,来自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的唐婉琳老师在地理教材的使用方面跟大家分享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教学思考》。唐老师强调“活动”栏目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教材文字内容的深化与补充,更是图像部分的延伸与发展。因此要利用好“活动”栏目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地理学习。并提出了适当增加地理实践活动、注重信息技术在“活动”栏目中的应用、设置阶梯性活动、结合学校特色整合“活动”内容、关注“活动”的趣味性和合作性、完善“活动”栏目的评价体制等建议。
最后蔡永老师结合《等高线的判读》和《地图的阅读》两课内容,为大家做出了以《读思达:基于新课标的地图教学》为主题的专家点评。蔡老师再次强调了课标的重要性,尤其指出,在不同的主题中贯穿地理工具应用和地理实践活动,突出地理课程的实践性。随后,在地理教学中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教学方式:地理学习=地理阅读+地理思考+地理表达。启示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做到:①整合课标要求和学生体验;②充分利用教师、校园、社区、家庭等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活动;③学具制作,方案设计,多学科融合。学习活动的效果和评价应该要注意:①统筹评价方式、内容、维度和指标;②订好指导方案;③发现学生生成性问题的价值,及时指导和反馈;④反思、改进、借鉴、总结
今天三个工作室联合举行以新教材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综合活动,是一次促进我们专业成长的重要契机,为青年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深化课程理解等多方面成长提供了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