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施东荣工作室 |
精品资源 |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组织单元。
纵向梳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要素为阅读要素。它的关键词是体会,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明确感知作家对所写动物的感情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其相关的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曾出现12次如图所示,本单元对体会作者如何表达对动物思想感情,并写出动物特点的训练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体现了统编教材语言表达训练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的动物朋友”,单元导语页的人文导语几个简单的词语,再配以吴冠中的水墨画鹅鸭戏水图,描摹出动物各具神韵的形态,那份多姿多彩,生机蓬勃洋溢着可爱之态,亲近之感,喜爱之情。
横向对比:本单元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三篇精读课文。作为单元打头文,《猫》担负着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价值。
回归课文:《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本文采用并列结构,从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好玩、生气勃勃两个层次来写猫的“可爱”,文中的猫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本课时可以抓住关键词“可是”引导学生品读猫的特点。
二、以学定教说学情
起始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这一范畴的阅读训练要素在教材中并不多见,大多数与表达情感有关,如二上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四上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生动的准确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四下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前的学习都集中于体会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是侧重于学习如何能体会到,而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感情的则侧重于分析作者的写法和表达方式。
生长点:本学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语言特色、结构特点的分析把握能力有待提高。之前的阅读训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借助“想象”、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抓关键语句等方法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因此,要实现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者感情。
三、落实素养说目标
经过对本单元教材与学情的细致分析,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和词语中的多音字“屏”,会正确书写生字,能用多种方法理解“屏息凝视”等词语的意思。
2.精读1—5自然段,通过圈画关键词、批注、小组合作等方式,初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喜爱之情的。
(重点)
3.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习题做梯,当堂练笔。
(难点)
四、顺学而导说过程
课前谈话:聊聊动物朋友,引入动物单元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说说看,你喜欢什么动物?
2.看来,不同的动物,各有各的可爱;我们喜欢动物,也各有各的理由。从今天起,我们要一起走进动物单元,来读读单元导语——奔跑,飞舞;驻足,凝望。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
3.谁来读读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
板块一 导入新课,梳理课文
1.你喜欢猫吗?说说你对猫的了解。
今天,我们跟着课文《猫》到老舍爷爷家作客,一起看看老舍爷爷家的猫是什么样的。
2.相信这篇课文的字词难不倒你们,谁来记一记,谁来读一读。
尽职 稿纸 遭了殃 蹭你的腿
无忧无虑 丰富多腔 屏息凝视 枝折花落 (学习多音字不同的读音)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组块梳理字词,多种方法学习多音字,利于学生积累。
3. 《猫》这篇课文写了几种猫?
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淘气;你看,老舍爷爷在文中写了大猫和满月的小猫们,围绕着哪两个关键句分别讲述了大猫的古怪,小猫的淘气。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结构,学习名家篇章整体构建的方法。
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这大猫,看看它是怎么古怪的。
1.交流整体感知:教师巡视,相机让学生把摘录的关键词贴到黑板上。
预设:它既老实,又贪玩,还尽职;她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
形成板贴: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又很勇猛
设计意图:我让学生把有关猫的性格特点的词语圈出来,再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对1—5段进行了脉络梳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词汇,是不是很矛盾,但是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老舍先生写得很奇怪,晦涩难懂呢?那作者是怎样将这些矛盾的词语连贯起来的呢?再看看课文。(板书:古怪)
(1)你有什么发现?
原来就是这些富有变化的连接词,把这些充满反差的画面连接起来。现在请你说说这只大猫古怪在哪?
是呀,丰富的连接词让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特点自然地得以表达,一点儿都不违和。(板书:连接词)
老师读红色连接词,学生读黑色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我引导学生发现连接词的妙用,体会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秘密。
过渡:按理说,谁的性格很古怪,我们都不太喜欢。可是老舍爷爷喜欢这性格古怪的猫吗?1—5自然段哪句话直接抒发了老舍对这只大猫的喜爱?(板书:可爱)
板块二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层次一:体会新鲜有趣的表达
1.随着小组交流发言随机出示句子: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过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请一位同学读读看,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这大猫的样子。
交流:你觉得它可爱在哪里?
①蹭你的脚,你会想怎么做?
②它把脖子伸过来了,你会想怎么做?
③哎呀,它上来捣乱了,你会怎么样?
④这又是蹭,又是伸,又是跳,又是踩,这一连串的动作,都让我们感受到这猫和老舍爷爷非常亲近。
⑤小梅花
学生讲到小梅花:看来,你和老舍爷爷一样诶,这一个个脏脚印在你们眼里成了一朵朵“小梅花”。读着这“小梅花”,你有什么体会吗?出示课文泡泡语:从小梅花我体会到……
学生没有讲到小梅花:(出示插图)这“小梅花”是什么呀?(出示小泡泡)读着这“小梅花”,你有什么体会吗?
对比读,你有什么发现: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
交流句式:从“小梅花”我体会到……(小梅花多可爱啊,这么温柔可亲的猫,就连踩下的脏脚印也特别可爱)
2.随着小组交流发言随机出示句子: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会有谁呼唤它?会怎样呼唤?呼唤的人心情怎样?
老舍先生把猫当作了家里的一员,猫就像一个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
随着小组交流发言随机出示句子:可是,他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什么是“屏息凝视”?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舍是怎么知道它等了这么久的,是啊,多么尽职的猫,叫人怎么不喜欢呢?
层次二:体会语气词
读这三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说它老实,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我们把语气词加回去,我们师生对读,一起读读看。这些语气词给我们什么感觉?(宠爱,柔和)
3.请在文中找到这几句,用波浪线划出来,就像我们刚才对读一样,和你的同桌对读,体会这些词句的作用。
写法小结:这些看似简单却藏着爱意的语气词,都藏着老舍先生对大猫的爱呀。(板书:语气词)
写法小结
总结事例:老舍先生都告诉了我们有关大猫的哪些事儿?
写法小结(体会作者如何选材):发现了吗?老舍先生跟我们讲述了大猫平日里各种各样的表现诶,这些表现给人的印象又是那么不同,真是古怪又可爱呀!你学到了吗?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写出动物的特点。
情感升华:读到这里,你能体会到老舍爷爷看似写猫的性格古怪,其实全都在表达自己的喜爱啊。这种古怪的小动物,但是老舍先生依然愿意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平等地对待,理解它、尊重它、欣赏它也包容它,照顾它也给它自由。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句,感受作者如何写出猫的性格特点,体会老舍先生如何把对猫的喜爱之情融入亲切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中,总结写法。在不同方式的朗读中体味作者对猫的喜爱、欣赏与包容。
板块三:总结写法,小试牛刀
1.回顾1—5自然段,谁来总结一下老舍爷爷是怎么写出他的大猫动物朋友的。
第一步:先确定总特点。
第二步:根据古怪的特点,选取多个角度的性格特点来表现。
第三步: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对几个性格特点进行事例描写,用亲切自然的语言表达喜爱之情。值得我们学习的有有趣的表达,丰富多变的连接语和藏着爱意的语气词 。(板书:总——分——总)
设计意图:关注文章谋篇布局,学习作者如何写出猫的特点,表达情感,
2. 争当小小“人民艺术家”。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我们学校近期会开展“爱阅读爱写作”校园活动,班级为迎接这个活动,我们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评选小小“人民艺术家”,请大家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兴趣进行练笔,学以致用。
3.全班交流、评议,投票选出前10名进行班级展示。
4.全班共读《小学生老舍读本》中的“第一编——猫狗花草”,边读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进行老舍经典作品的推荐,将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5.指导书写: 忧 虑 蹭,关注结构和重点笔画。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老舍爷爷家古怪的大猫,也很高兴通过小试牛刀认识了你们熟悉的小动物或朋友。老舍爷爷家的猫在小时候更可爱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提纲挈领说板书
本课板书是整篇课文学习方法的浓缩,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的同时,起到了提示作用。简洁明了,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