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

11.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作者:周筱 发布时间:2024.01.04 浏览量: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  许小敏

教学目标

1.会认“宅”等字,会写“住宅”等生字词语,理解“随遇而安”等词语。

2.知道课文从特点和修建两个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了解蟋蟀的住宅,探究住宅的特点,初步理解为什么称蟋蟀的住宅为“伟大的工程”。(重点、难点)

3.品读相关词句,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学生字,激趣导入

1. 猜字引入,学习生字。

同学们真有精神,我们猜猜这两个是什么字。

1)出示象形字——  ,生猜测。

2)师出示正确答案:第一个是“宅”,第二是“穴”。

读课题

板块二 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任务,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习活动一:

1)读一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字词反馈,纠正读音,理解词意。

1)出示词语,生自由读词。

倾斜   搜索   挖掘   优良  宽敞

慎重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2) 请一生展示读第一行。读词语。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

积累:老师这里也有一组词语,我们一起来积累。

(2)请一生读第二行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三个词语的意思:这三个词语都藏着第二自然段,同时第二自然段里还藏着许多生字呢。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

师生对读,师读其他昆虫,生读蟋蟀。

师:我们的住所得来不费功夫,所以弃去毫不可惜。

生:我们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暖的阳光。

师:我们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生:我们不肯随遇而安,要靠自己一点一点挖掘住宅。

3.交流文章主要内容: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生讨论回答。

(一)理解蟋蟀住宅外部特点

1联读手绘图,选一选蟋蟀的住宅,并说明理由。

2.生选并说明理由,深入理解住宅外部特点.

(1)“倾斜,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根据“即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排水优良”判断顺着地势倾斜的方向。说明隧道朝上,才易积水

2)“总有一丛草半掩着”——抓住“半掩”联系上下文,理解蟋蟀住宅的隐蔽安全。为什么全掩不可以。这和我们的住宅是不是很像?所以作者称它是蟋蟀的住宅。(准确表达)

3)平台(生动表达)舒适

朗读句子

(三)理解蟋蟀住宅内部特点

1.住宅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2.生交流理由,总结朗读:怪不得作者说蟋蟀的住宅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3.写课堂作业本

板块四 品味语言,感受细致

1.出示蟋蟀住宅的真实尺寸图,引发学生发现质疑:你知道蟋蟀的住宅有多大吗?

2.生交流发现因为作者的细致观察,才能发现蟋蟀住宅的特点。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三:

1)读一读:默读课文5-6自然段.

2)标一标:找出让你感受到作者观察细致的地方,标上☆ 。

3.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交流:

1)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

蟋蟀住宅的洞口非常小,竟然作者竟然还嫩观察到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作者观察很细致。

2)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雨,这里也会立刻干的。

蟋蟀的住宅很隐蔽,作者不但发现了蟋蟀的住宅,还发现了洞口是“朝着阳光的”,发现隧道是“倾斜”的,观察很细致。

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最多”一次可以感受到作者是经过反复观察、反复测量才发现的,观察很细致。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用耳朵听还用心想)(板书 多感官观察)

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持续观察)

板块五:联结两篇课文,回顾单元要素。
    1、联结两篇课文,回顾单元要素。

《百科全书之名家精选集》

2、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课后我们将继续观察自然现象并做好记录,准备《百科全书之——我们的自然观察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