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中学教研动态

初小衔接数与式 师生成长研与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初小衔接研讨会

作者:叶茂恒     发布时间:2023.09.29     浏览量:

为落实双减政策,深入学习2022版新课标,探索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9月28日下午,2023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初小衔接教学研讨会暨新教师第一次培训会在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隆重举行。

首先,由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的李晓老师和温州市市南浦实验中学的林琪瑜老师为我们分别带来小学五年级的《字母表示数》和七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两位老师根据不同的学情特点,为我们带来了两节无论从目标还是呈现方式都各具特色的课程。李晓老师从生活中的扑克牌入手,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并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趣味活动环节,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和数量关系,体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明性,并初步学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最后通过一个活动比拼环节,规范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格式。林琪瑜老师则利用数学文化,让学生快速参与课堂的同时理解用字母表述数的意义,然后利用一系列问题链的形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用字母表示数的正确写法,最后通过合作学习,让七年级的学生体会数形结合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揭示字母表示数的本质,初步形成函数意识,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

紧接着由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吴舒淇老师为我们带来说课《用字母表示数》,吴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作业设计等五个方面为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她对于这节课的设计和理解。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地李静黎老师为我们带来讲座《初小同课异构的探索和比较》,李老师以一句诗“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开场,引领大家思考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学段教学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带着这个思考,李老师分别从几何、代数两个方面揭示了小学学段和初中学段最大的区别,即小学更多的在于感受,注重结果,而初中阶段更注重过程。并提出初中教学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发现和感悟,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初中数学研训员叶茂恒老师为我们做研讨活动总结发言,叶老师指出教学的目的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是要培育学生智慧生长。教师自身亦要不断学习、实践,成长教育智慧,教与学是师与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活动期间,举行了鹿城区第二届教学新锐颁奖仪式。鹿城区教育研究院书记、院长李烨女士为2023年数学教学新锐教师颁发奖状奖杯。在数学教学之路上崭露头角的教学新锐们,以青年的朝气在往后的教学之路上披荆斩棘。

颁奖仪式结束后,李烨院长分享了她对于教学的独到见解,引领众人慢下脚步,在自我叩问、回望教学中寻找解惑之密钥,并对我们所有新青年教师们寄予厚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新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之路上,积极发现问题,创新思考,研究教育,成长自我,成就学生。

正如主持人沈伟伟老师所言:在这次比赛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收获,或许是知道了自己解题方面的薄弱点、或许是开始思考学生,钻研教材,也或许是尝试课堂转型,重组自己的教学理念。只要我们在思考,就一直在成长的道路上。

本次活动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经验上,都充实了鹿城区数学教育人前行的行囊。学无止境,“研”续精彩,希望各位教师带着启发与思考,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图文/何露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