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幼教名师工作室 |
何丹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为不断探索教学新途径,打造高质课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23年5月18日,何丹名师工作室联合姜伟名师工作室开展有关“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教学”主题研修活动。
PART 01探索教学新径,打造高质课堂
在执教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本次活动呈现了六节不同领域、不同年龄阶段的集体教学活动,为在场的各位学员带来了一场高质量教学盛宴。
大班语言活动《咕叽咕叽》以温馨的绘本为载体,站在一只不小心进入鸭群中的小鳄鱼“咕叽咕叽”视角,让幼儿进行道德两难问题的判断。随着绘本内容的展开和课堂教学的推进,每位幼儿仿佛都变身成为“咕叽咕叽”,设身处地地感受这只特别的“小鸭子”的快乐。最后通过自由选择分组、观点辩论,幼儿感受到小鳄鱼的心理活动,体会鸭子对小鳄鱼的照顾让它有不同的选择,而幼儿激烈的辩论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中班语言活动《小象消防员》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关注父母的职业,接着通过两人一组自主翻阅绘本,让幼儿对绘本有了初步的认识。分页共同阅读环节,引导幼儿在观察画面,自由猜想、大胆讲述、互动表演中感受小象要通过自身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什么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从事不一样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长,那你有什么特长?未来想从事什么工作?教师通过这三个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他人的特长、发现自己的特长,并与绘本中用特长确定职业进行有效链接。
小班美术活动《好玩的转转》通过好玩的呼啦圈导入,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呼啦圈,在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提供更加多样的可以旋转的物品,并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让玩具旋转起来的方法。接着,教师从玩具链接到自身,引导幼儿自由探究让身体转起来的方法,用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自由表现旋转。在充分体验“旋转”后,教师带来了梵高的《星月夜》,带给幼儿视觉上的冲击,幼儿发现图上也有会转的线条,并尝试用海绵棒自由绘画旋转的螺旋线。在自由作画、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中班语言活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中,教师用可移动的绳子代表变长的胡子,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胡子的长度,并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决男孩子的风筝线不够长、鸟妈妈的晾衣架没有绳子、白菜小姐眼镜会掉等问题,小小的教具蕴含着大大的巧思。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体会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可以帮助到很多人,而帮助他人可以让自己也变得非常开心。
小班戏剧活动《南瓜转转》从问题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充分感知,聚焦南瓜的外形特点,为下面变南瓜的游戏进行铺垫。接着,教师呈现欢快俏皮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玩变南瓜的游戏,每位小朋友都头戴南瓜叶变成了圆圆的小南瓜,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断感受音乐的停顿和强弱的变化。同时用幼儿身体不同部位变南瓜,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探索和表达,体验到了戏剧游戏的快乐。
大班数学活动《拜师学艺》以绘本为载体,通过糕师傅需要翻过一座座糕点山进行探险通关为任务线,引导幼儿发现糕点山通关的秘籍就在于寻找到糕点排列的规律,以此进行大班数列活动的学习。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排列糕点完成一轮轮闯关任务,获得数学排序能力的提升。
PART 02 导师专业引领,聚焦儿童本位
在导师点评环节,姜伟导师对集体活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首先针对绘本阅读活动,姜伟导师提出教师需要以核心经验为抓手,立足设计意图去思考活动目标。教师在生活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大胆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积累强化辩论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多样的内容,动静结合高效互动完成教学目标。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对某些动词会难以理解,这时可以通过动作模仿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达成目标。如“躬”这个动作很难用文字解释,幼儿可以通过做一做这个动作,理解动词并懂得故事里主角的做这个动作的原因。在培养幼儿自主阅读习惯方面,姜伟导师指出要为幼儿提供阅读支架,以有层次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自主阅读,并通过阅读后的连续讲述提高语言能力发展。最后,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聚焦核心提问和追问,利用核心问题实现师幼互动的抛接球。
何丹导师也聚焦活动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首先在语言活动中应关注活动带给孩子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为幼儿搭建情感支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在道德两难判断的时候有依据。在教学活动中的策略适应性方面,何丹导师提出策略的应用应帮助孩子理解活动内容,聚焦核心目标,为目标服务。在美术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活动内容,如小班美术活动注重创意的表现,可以让幼儿用各种线条和色彩自由玩转创意。在音乐活动中,往往需要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强弱,而此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动作表现的适宜性。在数学活动中,同样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本位出发,设置合理的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