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 |
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名师工作室学习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当中,我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名师工作室的平台不仅为我们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现我将一年来的个人成长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学习,提升自我
进入到工作室学习,让我重新回到“学生”的身份,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的工作室是一个团结合作、乐于学习的团队。在林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的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又有全员实践、集体备课、课例研讨。这样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方式,让我收获满满。
蒋莘老师的专题讲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让我学习到了如何规划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启发了我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思考和理解。全志敏老师对2022版新课标细致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我对新课标的目的、框架和精神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谢作如老师《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客课程开发》,让我明确了新一代中小学的人工智能课程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学生未来的重要性和影响,也提高了我对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兴趣和热情。黄菊敏老师一对一的论文指导,让我进一步意识到教育写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论文的行文逻辑和正确框架。在黄菊敏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对于我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回顾一年的学习过程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工作室学员也各有特色,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探讨,总能感受到伙伴们闪耀智慧的思维火花,分享学习成果让我视野开阔,耳目一新。
二、努力实践,学以致用
无论是聆听讲座,还是观摩课例,或是阅读专业书籍,一次次的学习,使我逐渐积淀了一些理论素养,让我更有底气面对日常的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我更新教学理念,践行生本课堂,探索在课堂中实施学科项目化学习,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作为教研组长,我也会积极的将工作室学习到的知识向组内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在过去的一年里组织组内教师积极开展课堂实践研究,探索学科项目化学习。在本学期我组织学校信息科技团队参加首届白鹿杯团队赛课荣获一等奖。
三、提前规划,明确目标
反思自己过去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及目标意识是最大的问题。结合自身的swot分析,我制定了接下来的努力目标。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积极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努力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名师工作室成为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向专家学习,向工作室的各位同行学习,向我的教师同仁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期待着下一个崭新的学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