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高盈盈 指向思维力培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

作者:叶托 发布时间:2023.06.20 浏览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隶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统编教材正式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快乐读书吧”栏目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余琴老师指出:“快乐读书吧”的实施应该是师生共读,即:老师和学生一起,在一段时间里共同经历一本书的阅读历程。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为范例,从“环环相扣细化比照,激活思维层次性”,“津津有味以趣助读,培育思维深刻性”,“循循善诱以法引思,催生思维独创性”三个方面来探究整本书阅读课的开展实施,在共读的过程中,阅读与交流并进,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学习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思维能力。

一.环环相扣细化比照,激活思维层次性

“快乐读书吧”中指定或推荐的整本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难易适度。就形式而言,有短篇文集,有中长篇小说。就内容而言,兼顾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就难易程度而言,不同年段安排的整本书阅读内容由短篇文集到长篇故事,由童话故事到中外小说阅读,阅读策略要求与“课标”由低段到高段的能力要求匹配,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切。

1.定位单元主题化的整体编排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要求阅读神话传说,在阅读时,笔者以课本中的《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课文学习作为“引子”,指导学生关注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神话特点,让学生习得阅读神话故事的一般策略,然后放手让学生阅读《中国神话传说》。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的神奇。每一次“快乐读书吧”都有明确的阅读策略和推荐书目,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衔接,旨在引导学生系统的、有梯度地开展阅读活动。

2.明晰各学段序列化的阅读要素

虽然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接触过神话故事《羿射九日》,但把神话这一文体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还是第一次。文体单元在统编教材中是一个很独特的单元,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过童话单元、三年级下册学习过寓言单元,五年级上册还将学习民间故事单元,五年级下册将要学习名著单元,六年级上册将要学习小说单元,六年级下册将要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单元。文体单元在学习中应紧扣文体特点,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让阅读步步上升,让思维层层递进。

3. 架构整本书细致化的阅读目标

四年级学生接触神话,内心会感到新鲜、有趣。但学生可能只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不能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神话文章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边读边想象理解内容,体会人物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创造精神和丰富智慧。在阅读多篇神话故事和共读神话故事整本书后,演绎故事、尝试创编故事,多角度展示对神话的理解和热爱。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有层次有逻辑地建构对神话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因此笔者设计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任务群目标,同时笔者将激发兴趣、渗透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作为“快乐读书吧”栏目统领性、长远性的目标,通过落实阅读要素,制订出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中国神话传说》的教学目标,进而引领一整学期的“长阅读”。笔者主要架构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 紧扣语文本单元要素,通过反馈学生阅读单,聊聊故事主要内容和神奇的神话人物,从而进一步了解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 穿越无尽时空,借助看目录和思辨谈话来聊聊神话起源,了解神话源于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并助力于人类探索宇宙和世界。

3. 追溯千年文明,在“中国神话创意作品”设计方案的情境中,让学生更真切地体验中国神话传说的艺术魅力。

 

二.津津有味以趣助读,培育思维深刻性

一般来说整本书的页数比较多,文字密集,内容容量大,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往往沉不下心来阅读,这也导致他们“怕读”整本书。要真正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前提是要激发他们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从“怕读”转为“想读”,才有可能让整本书的阅读真正的发生,并且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1.挖精彩内容调阅读兴趣

以四上《中国神话传说》为例,导入时,可以抓住书中精彩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看图猜神话故事,看图猜神话人物,可以根据关键词猜故事,根据所给线索猜人物等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激发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以一些精彩的影视视频片段导入,活色生香的视频生动形象,符合儿童的心智特点,也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联生活实际构建知识体系

执教四上《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课时,我让孩子看看目录谈谈发现,原来神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神话来源于生活,如今,神话又助力于我们的的生活。我再从盘古、共工、嫦娥、夸父,这些大家熟悉的神话人物引入,从一系列的航天计划出发,“嫦娥号”奔月工程,“祝融号”火星车到探月计划,“羲和”太阳探测卫星等,引导学生发现一系列的航天计划中都有神话人物的影子。远古时代的神话想象,居然能在现代社会梦想成真,这样的神话组合不能不说非常神奇。从呈现的课堂效果上来看,联系生活实际出发的导入有效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神话的兴趣,还能拓展孩子的思维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整本书帮助孩子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3.创趣味情境拓展思维深度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串联,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创设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动用自己的想象、情感等因素,使阅读活动过程更加鲜活生动。在《中国神话传说》交流中,笔者就创设了如下情境:

现在要向我们班同学征集令,让我们从神话中找灵感,设计一个中国神话创意作品。相信这堂课的交流会让我们有启发有灵感的。

回归情境,四人小组合作完成阅读活动——师:你看,由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创造了嫦娥五号,羲和是太阳的母亲,于是,有了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那我们能不能从神话中得到启发,发明有助我们生活的产品呢?

这个环节可以让孩子在“中国神话创意作品”设计方案的情境中,更深入走入书本,并从书本中延伸到生活,这样的一场头脑风暴,拓展了思维深刻性,让孩子更真切地体验中国神话传说的艺术魅力。

三.循循善诱以法引思,催生思维独创性

新版课标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除了阅读兴趣之外,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1.“看目录”——开启阅读第一步

目录可以帮我们快速地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为阅读指引方向。以《中国神话传说》为例,引导学生发现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以及最初的宇宙景观;第二部分介绍“五方天帝”的神话和传说;第三部分介绍了四位人间远古帝王的神话传说。通过目录就快速地整体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

另外,在目录中也能找到,分析命题的方式是“人物+事件”,从目录中找出所有以这种方式命题的题目,进一步发现,所有的题目都是以“人物”命题的,再次清晰地知道“塑造人物形象”是神话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紧扣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阅读目录就可以整体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习得这一方法,是开启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 

2.“懂梳理”——把握人物关系

整本书中某些零散的知识点,相互没有关联、散落在大脑的空间里,随时会忘记。阅读整本书如果不去尝试回忆书中的人物,不找到人物之间的关联,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忘记。梳理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疏关系。笔者请学生仿照《中国神话传说》阅读指导的方法,画一画神话中的人物关系图。根据书中内容画“中国神话人物关系图”,能帮助同学们理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多个故事串联整合在一起,形成体系。一个主要人物,多个故事,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最后形成“中国神话人物图谱”,不仅形式新颖好玩,而且能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前后连贯,使平面的人物变得立体,带我们的思维走向深入。

整本书阅读。笔者在教学中梳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时,指导学生使用故事情节图,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指导学生用尽量精炼的语言串联起来概括全文内容。

4.“绘人物卡”——内化人物品评

人物形象是整本书的灵魂。学生如果能走进人物,也就大抵能读懂整本书了。《中国神话传说》这本书中的神奇的想象是主要特点,除了指导学生从神话的故事情节去把握整本书外,还可以从神奇的事物、神奇的外貌、神奇的本领和神奇的身世等体会神话的神奇。指导教学时,还要让学生明确,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神奇的表面,而是要透过神奇的背后看到作者所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有的神奇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如《刑天舞干戚》中刑天的外形和故事情节都很神奇,这些神奇之处帮助我们感知刑天不屈不挠、勇敢无畏的战神形象。

笔者在感知神话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集中聊神奇,发现特点

(1)指名一个同学上台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他的故事打神奇指数。

(2)概括神奇之处写在神奇卡上并板贴。

(3)根据板贴发现有各种不同的神奇类别。(板书:长相神奇、贡献神奇、身世神奇、经历神奇、本领神奇、事物神奇等)

5.“展成果”——让思辨高阶且独创

整本书阅读还要关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从字面上看,是“思辨性思维”主导的阅读与表达,其语言实践活动是融思维、思辨、表达于一体的思维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文本,与同伴、教师间开展激烈的思维碰撞,发展高阶思维,达成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笔者在分享《中国神话传说》中就有以下两个设计:

设计一:

师:但是有人说神话太不真实了,我们没有必要读神话故事,你觉得呢?

预设1:神话可以发展我们的想象力。

预设2:神话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需要好好读读。

预设3:神话太不真实,和我们生活太遥远,没必要读

……

设计二:

回归情境,四人小组合作完成阅读活动——师:你看,由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创造了嫦娥五号,羲和是太阳的母亲,于是,有了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那我们能不能从神话中得到启发,发明有助我们生活的产品呢?

笔者考虑这本书的特点,用各种办法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思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从而提升核心素养,并且关注学生个体理性的阅读过程与体验,在充满未知的期待当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具体的路径。

 

温儒敏教授说,“语文课改,读书为本”。笔者以“快乐读书吧”的《中国神话传说》为例,聚焦课堂主阵地,遵循学生主体,精准落实阅读要素,精心展开阅读教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顺利解决了“快乐读书吧”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学生在“快乐读书吧”的浸润下,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发展思维,并收获“悦读”的多向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