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叶托工作室 |
工作室计划总结 |
时光飞逝,2021年初夏,鹿城区叶托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2023年初夏,鹿城区叶托名师工作室结业。我们的叶托导师就像一束光,既照亮学员们的前行之路,又温暖着每一个人。两年的研修之旅,也是一段逐光之旅。
一、聚光:一位导师,一群人
自叶托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设有助理两人,学员16人。两年来,在导师的引领下,工作室共举办24次研修活动,在鹿城岙底、瓯海、永嘉、乐清、文成、泰顺等多所小学都留下过参观、学习的足迹。学员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收获颇丰。
叶托导师对工作室的发展和教师的培养有着清晰的规划,工作室以大语文为核心,分别围绕“1+X”联读教学、习作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研修方向,每学期都会举行专题研讨活动。如课例研讨、观点分享、评课试讲、阅读沙龙、专家专题讲座等,研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员们聆听专家指导,以最前沿、最科学的教育思想走近孩子,走近各具特色的课堂,为课堂的深度学习赋能。同时工作室每位学员都能有机会锻炼、展示,提升教师基本素养,助力自身迅速成长,
二、追光:一个团队,一路行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能走得更远。回眸两年,工作室团队一直坚定地行走在大语文的道路上,积极开展多维有效的研修活动。
(一)研修方向1:“1+X”联读,实现课堂“双减”
为实现语文课堂中的“双减”,并深入推广小学语文“1+X”联读教学研究成果,工作室一直在践行“1+X”联读理念,每学期都会定期开展联读课例研讨,而且形式多样,既有试课、磨课、还有线上或线下的专题讲座观摩。
1.课例研讨,同磨同议。每学期工作室的联读课例展示,叶老师都会让我们参与磨课的过程,一起经历着“试课——磨课——议课——磨课——展示”的打磨过程。在磨课中学习别人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共同打造一节精品课,是快速成长的最好方式。
2.线上线下,讲座同行。实践躬行仍有疑,导师引领明方向。研修过程中,工作室会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为“1+X”联读教学拨云见雾。如工作室第七次活动中阮小小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联”视角下的语文作业设计》,工作室第九次活动中线上观摩了温州市名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吴秀娟老师的专题讲座《联用<作业本>,让课堂学习真正发生》,还聆听了牟原喜老师带来的线上讲座《一进一联: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学习用联结思维考量教学内容的联读实践策略等。
两年来,工作室共举办24次活动,其中有13次是关于“1+X”联读教学研讨活动,每一次学员课例展示前又经历着数次的磨课活动,不断地来锻炼、发展我们教学能力。
3.围绕双减,理解“新课标”。两年的研修之旅,我们既经历了“双减”政策的提出,又遇上了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是语文教学改革换新的时代。于是工作室在新课标引领下,立足于课文+、单元+、任务+三大联读路径,分别开设了“指向深度学习的素养课堂建设”活动、“基于任务群的单元整组设计与实施”活动及“素养作业”专题研讨活动。在几次的名师工作室的联合活动上,以钉钉在线直播的方式开展,有500多名教师在线观看。
(二)研修方向2:习作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除研讨阅读课例外,我们还致力于习作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1.优课观摩,习教学之法。为更好地实践统编教材中的习作教学,在工作室第三次活动中导师建议我们观摩线上的优质习作课例,如王崧舟的《亲情测试》,叶托导师的《小小“动物园”》习作课例,为学员们习作教学提供了方向。
2.课例打磨,炼习作之道。2021年9月,工作室在叶导的带领下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习作课例打磨,三位学员王欢欢、温佩佩、李莉分别执教四上《我和_____过一天》,五上《我的心爱之物》,六上《有你,真好》单元习作课例,从一磨的照葫芦画瓢,到二磨的寻找学习支架,再到三磨的渐入佳境,最后四磨的公开展示。9月29日,在叶托工作室与林丛工作室联合举办的习作教学主题研讨活动,也得到了曹老师的赞扬。
3.论坛分享,话教研之思。习作教学专题的研讨让每位老师都学有所获,故在工作室第五次活动中,学员们畅所欲言,开展了一场别样的习作论坛,纷纷表达自己对习作教学的想法与实践经验。
(三)研修方向3:整本书阅读,做快乐读书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儿童不仅都要读好书,好读书,而且还要读整本书。新语文课程标注也着重强调小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工作室围绕“整本书阅读”也开展过多次研讨。
1.阅读沙龙,丰师者底蕴。作为温州市阅读推广大使的叶老师,她不止一次对我们说过阅读就是生活,要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我们也非常佩服她在极其忙碌的状态下也能依然坚持阅读。第一次工作室活动,初次相见我们就是以书会友,第三次工作活动开展了阅读沙龙,以“观点汇报+实践体会”的形式交流共读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感悟。第六次工作室活动共读交流《重构作业》,第八次工作室活动交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十一次活动交流《阅读教学教什么》《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读书交流就像工作室里的家常菜一样,多少一个学期也不会拿起书看的人,在叶老师的引领下和工作室的任务驱动下,也读了不少的书。
2.阅读研讨,探课堂策略。每学期整本书阅读课例的打磨,也让学员们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了清晰的认知,还通过课例在班级里开展阅读活动。如薛文雅老师的中段导读课《佐贺的超级阿嬷》,王佩佩老师高段的《三国演义》交流课。工作室第17次活动李莉老师和盈盈老师的《童年》、《中国神话故事》交流课,工作室第21次活动黄西欧、张新新分别执教《读读童谣和儿歌》导读课、《俗世奇人》交流课。
学员们在研磨的过程中一起探寻不同年段,不同课型的整本书阅读课例,收获满满。课堂上孩子们开心、纯真的笑容,踊跃的小手,都是他们对阅读感兴趣的最好见证。
3.专题讲座,明阅读方向。工作室活动中,感谢能有专家高屋建瓴地指导。如第六次活动中邀请杨伟燕教研员为学员带来专题讲座《教师阅读与素养作业》,鼓励教师要在读书中分享心得,在交流中收获成长。在第八次活动中有余佳莉教研员分享的《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低年级教学》讲座,还有第15次活动中董晓群教研员为学员们带来新课标理念下素养课堂的建构。
三、发光:一段研修,一繁花
一场场活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一次次磨课锻炼了教学的能力,一节节课例凝聚着团队的力量。两学年,一个工作室,一群人在叶托导师的带领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工作室成员有30余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获一、二、三等奖。在课题方面,也有不小的收获。张新新《丰园+:小学农村校本劳动课程群的开发与实践》获市三等奖,王佩佩的《小学阶段“小小东瓯营养师”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获市级二等奖、温佩佩的《拓思拓写:以习作单元为例的1+x联读联写教学实践研究》获市优秀课题三等奖。蔡贞燕《“慢画法”在农村小学高段叙事训练中的实践研究》获区课题评审三等奖;王欢欢的《 搜罗有“料”——依托统编教材,有效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能力的实践研究 》获区课题评审三等奖;温佩佩的《 基于群书下联读视野下的统编教材小学中年级习作单元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获区课题评审三等奖等。
在教育教学上,工作室成员承担了20余节区级公开课,2节市级公开课。在各类评比活动中,工作室成员也有突出的成绩。黄西欧获温州市小学生“假期综合学习素养作业”比赛一等奖;薛文雅获温州市小学地方课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三等奖;高盈盈获鹿城区小学语文“素养评价”命题评比二等奖;王佩佩获鹿城区2023上半年小学地方课程教学设计征集评审二等奖;蔡贞燕获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素养评价”命题评比三等奖及 “我的家访育人故事”寒假征文评比二等奖等等。
除学科方面的收获外,工作室成员纷纷获得了许多优秀的个人荣誉。如2021年蔡贞燕被评为鹿城区第二届学科骨干教师;林伟慧获得2022年区级成绩突出中队辅导员;2022年王佩佩被评为鹿城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成绩突出”中队辅导员;张新新在2023年被评为鹿城区“优秀党员”;李莉、温佩佩分别获得2022年鹿城区名师工作站优秀学员称号。
无论从教学水平、工作室李莉获鹿城区小学语文“白鹿杯”团队赛课二等奖,还是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勤奋耕耘,收获就会不期而遇。这一张纸奖状记录了成长的足迹,回首走过的道路,感受到的是充实与快乐。
结 语
花自向阳开,人自向前走。感谢导师的引领,两年的逐光之行,意义非凡。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愿工作室成员们,心中有光,行路有方。且行且思,继续发光发亮,努力“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