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站 |
林乐珍工作室 |
工作室计划总结 |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曾说过:“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拾其牙慧,语文教学研修式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迷恋”是态度、情怀和精神,“学问”是标准、专业和智慧;而“他人”,既指广大一线的语文教师,也指浸润在语文课堂中的万千学子。
工作室两年,由特级教师林乐珍的领衔,研究教法、学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早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迷恋他人成长”是工作室研修的一种境界,抵达这样的境界,需要具有吸引力、思想力、凝聚力和发展力。现将工作室的年度总结分享如下:
一、吸引力:展现研修之“魅”
1. 工作室学员组成
工作室共有7位学员、1位助理,分别来自鹿城区各学校语文教学的骨干力量,包括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导处主任、教学副校长等。在特级教师林乐珍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专业自觉、共同发展”为方略,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研交流为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先进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工作室成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一个学年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激活了每一位学员的教学研究意识,有效推动了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形成了在市、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优秀教师群体。
林乐珍名师工作室成员 | |
胡碧纯 温州市水心小学 | 陈跃跃 温州市黄龙第一小学 |
邱 瑜 温州市黄龙第三小学 | 林俐曼 温州市籀园小学 |
郑 洁 温州市鹿城区沁园小学 | 陈 洁 温州市籀园小学 |
郑 铖 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 |
2. 工作室保障机制
工作室聚焦“大单元教学”这一主题,以个人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研修相结合、理论研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线下活动与线上网络研习相结合的形式,开设了“大单元教学”主题研训工作坊,工作坊由“主题学习”为引领,“共同备课”和“课例研究”为双翼,相辅相成。
“主题学习”体现专业引领。工作室安排专家讲座、名师课堂,以及学员论坛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备课”体现交流分享。工作室在设站点学校、各学员所在学校、送教学校和工作室学员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课例研究”体现实践研讨,工作室学员展示教学实践案例,导师与学员开展教学实践与研讨。
3. 工作室研修方向
工作室之于学员的吸引力,在于研修文化的生成和认同。工作室围绕“大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究以整合的思想组织单元教学,用真实情境下的大任务学习作为课程组织形式,把学习者引向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主体,从而改变学科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4.学员发展规划
工作室学员制定了个人成长计划,并分解任务逐步开展。每位学员在研修中强化了研究意识和专业自觉,获得教研的满足感、充实感。
2022年度活动回顾 | |
时间 | 活动内容 |
2022年5月17日 | 大单元阔视域说整体 研说课话项目共成长——暨林乐珍名师工作室见面会 |
2022年5月26日 | 语文学科项目化主题教研活动:项目化学习,你好 |
2022年5月30日 | 大单元识字教学主题教研活动:“识”之有味,“识”得妙法 |
2022年9月14日 | 语文教研活动:关注新课标,聚焦语文任务群 |
2022年12月3日 | 参与承办“教研共富”项目化学习峰会 |
2023年2月16日 | 语文线上教研活动:大单元教学设计,像深度理解的“目的地”进发 |
2023年3月29日 | 开展“整本书阅读”研讨活动 |
2023年4月25日 | “大单元”主题研讨活动 |
2023年5月16日 | “大单元”主题研讨活动 |
二、思想力:聚焦研修之“真”
1. 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关键变化点
《新课标》主要增加了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等关键内容,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工作室深入研究这些教材的新变化,深入研究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即如何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以学习任务群为情境,循序渐进地设计学习活动。
(1)核心素养研究
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念与内涵、核心素养体系与基础、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设定、核心素养与关键性学习活动设计、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标准等。
(2)学习任务群研究
主要研究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概念与特征、学习任务群体系与分类、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学习任务群与教学设计、学习任务群与学业质量标准等。
(3)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
主要研究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学习证据收集、支架式学习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深度学习方式等。
2. 开展大单元教学主题的深度研究
“大单元整体教学”致力于以大概念、大任务串联起文本阅读和语文活动,建立不同文本、相关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系统化处理和安排,融通教学设计与学科素养的壁垒。
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聚焦“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解决问题的进阶练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努力实现三大转变:第一,从语文知识点的线性排列、分点训练、单篇课文的教学走向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摒弃知识取向、教师讲授、操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走向真实语文生活中的学习、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深度学习;第三,给学生提供资源、工具、平台,努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大单元教学摒弃了单篇教学射界的流程化,实现习作教学的整组化和统整化,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习作等哥哥板块内容灵活运用,使单元语文要素从学习与感悟到实践与运用,螺旋式上升发展,真正推动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员观点报告 | 导师讲座 |
《大单元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实践》 |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任务群设计》 |
《项目驱动习作单元知识整合教学探究——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多种样态》 |
《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 《新课标下的“学习任务群”如何实施》 |
《我们这样读“水浒”》 | 《反思与聚焦——探寻语用教学的本体》 |
《作业“趣”“用”“拓”,助学“浸”课堂》 |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故事教学》 |
《对接·补缺·扩容: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初探》 | 《理解 研究 创造——统编教材课后题使用的行为逻辑》 |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构想》 | 《基于核心素养的统编教材教学》 |
《绘本阅读教学策略谈》 | 《语言文字的梳理》 |
《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驱动——以<三国演义>为例》 | 《统编教材助学系统的理解与使用》 |
《读童书,学写作——<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写初探》 | |
《大单元教学之我见——以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 | |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构想》 | |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设计》 | |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与设计构想》 |
三、凝聚力:践行研修之“道”
工作室的研修文化是研修之“道”,志同道合了,便能形成无坚不摧的研修力量。研修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课堂舞台上的演绎着以及舞台之下的观摩者都能从研修活动中获得启发,对语文教学的本质或研讨的主题形成更精准或独到的理解和认知。
1. 备课和文本解读。
备课和文本解读是工作室团队的研究性学习。面对教材,学员反复研读,直至有了自己的真体会、真见识,读出自己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创意。教师要把课文中的“金子”挖出来,把体现语文要素和文本特点的“珍珠”般的知识点“串”起来。
2. 磨出课感。
磨课是众多的参与者把文本价值、教学价值、教学设计、教学机智与教学艺术一起进行意见交换与思想交锋。这是一个包括执教者、研课者、听课者集体思想释放、互动和启迪提升的过程。所谓“课感”,就是教师的一种独特敏锐的课堂教学感受,是一种对课堂内容、节奏、情境驾驭的教学经验,教学习惯和教学机智。它以一节节课的具体经验形态深藏在教师的个体记忆、情绪之中,逐渐塑造着教师的课堂行为。
3. 沙龙研讨。
沙龙研讨强调对活动对研讨主题的深度追问,形成台上台下的积极互动。工作室将研讨主题提前发布,使得学员带着问题来研讨;沙龙的参与者需要提前做足功课,对沙龙研讨的主题有一定的系统性研究,阐明观点时既要比较当天的课例,又要援引之前查阅的资料,还要依据现场情境做出“言之有物、言之有据”的理答。
学员优秀课例 | |
研讨课:《自相矛盾》 | 说课:《狐假虎威》 |
研讨课:宇宙的另一边(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说课:《方帽子店》 |
研讨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试课:《剃头大师》 |
研讨课:《枣核》 | 课例说明:《田家密语——田家四季歌》 |
研讨课:《漏》 | 课例说明:《动物密语——拍手歌》 |
研讨课:《这样想象真有趣》 | 观摩课:破译西游密码之《西游记》导读 |
研讨课:《宝葫芦的秘密》 | 观摩课:《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 |
观摩课:《开启探“密”之旅——场景歌》 | |
观摩课:《森林密语——树之歌》 |
四、发展力:点亮研修之“灯”
优质实效的教学研修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工作室非常关注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为学员搭建平台,让他们经历成长的酸甜苦辣。周期内,工作室研修成果丰硕,教师成长明显。
埋头深耘,收获就会不期而至。过去的这一学期,工作室全体成员互相磨合、精诚团结、携梦奋进,付出着辛苦,也收获着成绩。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例研讨为抓手,深入领悟新课程标准,促进新课标及学科素养的落实,在做与行中提高教学能力,在研与思中提升科研能力。“做有深度的教师,教有内涵的数学”,坚守初心,不负韶华,满怀教育热情执着于教育的诗和远方,一路逐梦前行……
导师综合荣誉及科研成果
1. 第五届浙江省“最美教师”
2. 担任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
3. 讲座:“温岭·鹿城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暨温岭市职初种子教师专项培养班”专题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
4.国家核心刊物《语文教学通讯》发表 论文:《基于教材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2023.01
5.论著《灵动语文的课程统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07
6.“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2023年第1期转载《语言文字梳理与活动任务设计》2023.01
7.论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实用”与“无用”问寻求平衡》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2022.02
1. 学员科研成果
邱瑜 课题《游学研三阶一体:基于“学生社会大课堂”的《东瓯研学》线上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浙江省课题结题
邱瑜 课题《“三位一体,三创合一”新劳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市一等奖
胡碧纯 课题《发现正能量:以“玩耍”的名义开展班级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结题
邱瑜 课题《游学研三阶一体:基于“学生社会大课堂”的《东瓯研学》线上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
邱瑜 课题《三三学堂:数智赋能小学生作业管理的实践研究》获区一等奖
邱瑜 课题《“双边五环”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结题
郑铖 课题“当家”中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究》区三等奖
陈跃跃 论文《点亮太阳花,成就最棒的自己——基于证据的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研究》获市三等奖
胡碧纯 论文《学习任务单助力整本书阅读——以<西游记>为例》获区三等奖
邱瑜 论文《基础与普惠共存 激励与个性相投》获区三等奖
郑铖 论文《“双减”背景下,陪伴型劳动实践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获社区教育论文区三等奖
郑铖 论文《“校园小当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究》区三等奖
2. 学员比赛获奖
胡碧纯 地方课程《话说温州》教学设计征集评审区二等奖
邱瑜 案例《更文化、更低碳的校园生态水池》获鹿城区暑假项目化作业案例征集评审二等奖
郑铖 学习新常规案例三等奖
郑铖 案例《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阅读作业设计》获区2021年小学优秀作业案例评比三等奖
郑铖 案例《护”苗行动——劳动教育助力普校融合教育实践案例》在鹿城区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中获三等奖
郑铖 第六届微课程市三等奖,区三等奖
郑铖 鹿城区微课程一等奖
郑铖 鹿城区素养作业三等奖
郑铖 2022年下半年小学地方课程《话说温州》教学设计获区一等奖
郑铖 2022年鹿城区暑期项目化作业案例征集评审二等奖
郑铖 2022年温州市小学段各学科微课短视频评选二等奖
3.学员示范辐射
陈跃跃 温州市教育共富 经验交流
郑洁 观点报告在“教研共富”活动中观点汇报《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驱动——以《三国演义》为例》
邱瑜 观点报告 鹿城区中小学“学问通”学习经验汇报会观点报告《学问通:学有方,问达通——温州市黄龙第三小学学问通使用问题与反馈》
邱瑜 讲座 鹿城区校长入职资格培训班专题讲座《三方共筑劳动圈,三创赋能微空间》
郑洁 讲座 2022年下半年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聚焦新课标”备课会讲座《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初探》
陈跃跃 城区课题结题“典型经验”分享专题培训会讲座
郑铖 课例《爱丽丝漫游奇境导读课》在2021年第二学期鹿城区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中上观摩课
郑铖 课例《地方节日》 获鹿城区首届“白鹿杯”小学地方课程团队赛课二等奖
郑铖 课例《爱丽丝漫游奇境导读课》在“爱阅团”导师进校园之课后服务爱阅公益周活动中上观摩课
胡碧纯 课例《狼牙山五壮士》 获鹿城区小学语文“白鹿杯”团队赛课二等奖
4.学员综合荣誉
郑铖 2022年温州市骨干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优秀学员”
郑铖 2022年度被评为温州市成绩突出少先队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