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 |
沈琼工作室 |
首页学员专区 |
教学内容简析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 级:二年级上册
单元(课):第4课 《咯咯哒》
本课以“咯咯哒”命名,围绕着音乐中描绘“鸡”的歌(乐)曲设计和选编。本课的内容由聆听歌曲《公鸡 母鸡》、《我的小鸡》、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小鸡的一家》组成。本课的内容是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将音乐中描绘母鸡下蛋的过程配上童趣盎然的插图,以帮助学生用生活经验领会音乐。
本课中的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2/4拍,由带再现二段体构成。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描绘了母鸡生蛋时的“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歌曲只有六度,也只用了六个音,易唱易记,是一首能博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处于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对音乐表现出很大的的兴趣。尤其对活泼,贴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爱。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想法,善于模仿表演与生活贴切的形象。本课《母鸡叫咯咯》母鸡的教学设计抓住了学生们爱幻想、爱表现的特点,让他们把自己对母鸡的形象和喜爱之情通过动作表演,歌曲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来。通过创设情境,用节奏的方式模仿母鸡叫声,突出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年级的学生学唱模仿能力很强,音乐感受能力很好,但是容易叫喊的特点,音乐的音高听辨能力有待加强。个别学生的对于音准的把握上不是特点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中母鸡下蛋欢快喜悦的音乐情绪,表现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律动,模仿,表演等等方式学唱歌曲,并在演唱基础之上进行动作表演器乐合作。
3.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巧,弹性地声音准确演唱;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节奏感;能用动作表演《母鸡叫咯咯》,表现音乐母鸡的形象;在乐器合作中培养集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来表现《母鸡叫咯咯》
教学难点
学生对母鸡下蛋喜悦的情绪的处理和表达,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参与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演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图谱 节奏卡片 母鸡头饰 钢琴 双响筒 响板 铃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老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一个非常漂亮的农场,你们想去吗?
学生:想
老师: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农场。请你看看我的农场有什么?
学生:有非常多可爱的动物。有小狗,小猫,小鸡等
老师“那你能用动物的语言和他们打打招呼么?
学生:小狗汪汪汪,小猫喵喵喵,小鸡叽叽叽。
老师:这时候农场上响起了美妙的音乐,让我们跟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去参观吧!(播放母鸡叫咯咯的伴奏音乐,全体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更快地进入上课状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喜欢音乐,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也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学共性原则中的“情境创设”
2.声效模仿,节奏训练
老师:孩子们,我的农场美么?
学生:美
老师:在这个农场,住着一位非常美丽的小动物,它呀想邀请我们去它家做客。请你看看它是谁?
学生:母鸡(出示课件)
老师:母鸡那它是怎么叫的呢?
学生:咯咯咯
老师:现在请你来听听听看这只老母鸡它的叫声有什么特点?,请你来模仿模仿。(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咯咯 咯咯 | 咯咯 咯 |
咯咯 咯咯 | 咯 - |
咯咯 咯 | 咯咯 咯 |
提示:要念的轻巧,强弱分明,大字念强,小字念弱。
设计意图:这种形式把这个难点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二分音符时值的区别,抓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通过节奏模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这节奏问题。
二、 学唱歌曲,歌曲处理
1.听一听,数一数,“叫咯咯”
老师:现在我们来听听母鸡妈妈的歌声,请你听听它叫咯咯,叫了几次?
学生:叫了5次
老师:请你再次聆听,并请你在母鸡叫咯咯的地方拍掌为他伴奏。(课件出现歌谱)
设计意图:学生边唱边拍手用 “XX X”为“叫咯咯”伴奏,为以后的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做提前练习。
2.听一听,辨一辨,比比高
老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么,每次母鸡叫咯咯都一样吗?哪次一样?哪几次不一样?
学生:4次一样,1次不一样。
老师:那哪个叫咯咯音高高一点,哪一个音高低一点。请你仔细听辨(教师弹琴)
学生:第一个高一点,第二个低一点。(出示课件)
老师:纠正音高(用柯尔文手势,辅助音高)唱的轻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次叫咯咯的音高区别,并用科尔文手势更能较好地落实音准,引导其用轻声有感情地唱歌。
3.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学生演唱叫咯咯,老师演唱其余部分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轻声演唱。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形式既降低了初次填唱的困难,也增加学生聆听的次数,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集体合作演唱的能力。
4.按节奏读歌词,歌曲情绪处理
老师:母鸡妈妈下蛋开心么?你怎么看出来?
学生: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老师: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学生:高兴地,喜悦的
老师:那我们试试能够用高兴地心情,有节奏的朗诵这句。现在我们再来唱唱这一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表现歌曲这一环节中,重点强调了音乐的情感体验。用有节奏的朗诵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更能直接激发学生情感抒发。
5.完整演唱
6.创编动作
老师:我们已经用歌声看把母鸡下蛋的愉快的心情给表达出来了,你们能不能尝试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呢?”
提示:学生自由编创,并请表现突出的同学上台,佩戴母鸡的头饰编创动作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母鸡的头饰鼓励学生大胆到台前创编动作,学生得到展示的喜悦。也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新理念。
三、鼓励探索 培养技能
1.奏一奏,秀出个人风彩
老师:孩子们,现在老师的讲台桌上,分别放有几样乐器(响板,铃鼓,双响筒)
请你来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母鸡叫咯咯》 这首歌曲伴奏。
提示:老师介绍乐器的正确演奏形式,并让学生自由举手表演,说出选择乐器原因,以及如何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乐器,自由为歌曲伴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演奏方法来发散学生思维,体现“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一理念。
2. 比一比,比出你我精彩
老师:同样的乐器,能否奏出不同的精彩
提示:可以选取不同的节奏形式,不同的伴奏的地方
3.合一合,合出美妙乐章
用不用乐器一起来合奏《母鸡叫咯咯》
四、完整演唱 结束课堂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牧场,见到了许多可爱的动物,还去了母鸡妈妈家做客,和母鸡妈妈一同分享了下蛋的喜悦。不知不觉,到了说它再见的时候,请你随着音乐一起和它说再见吧。(在歌声中结束课堂)
五板书设计
(贴上节奏卡片)
咯咯 咯咯 | 咯咯 咯 |
咯咯 咯咯 | 咯 - |
咯咯 咯 | 咯咯 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