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区域小学低段数学测评发展,提高设计非纸笔测评方案和实施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鹿城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业质量评价”培训会于6月16日下午在温州市建设小学大南校区顺利举行。
会议从一年级的测评方案分享开始,温州市建设小学周然老师做《聚焦核心素养,解决真实问题——温州市建设小学一年级下册期末项目式学评方案》讲座,她跟大家分享了“我是购物小达人”项目式学评的视频,讲述这个评价项目背后的五个思考:为什么要用项目式学评?如何做项目式学评?评价表如何制作?如何让现场评价易操作?现场学评好了之后就结束了吗?之后,她将项目式学评和传统评价进行对比,从测评目标、测评结果、生本角度三方面对比中发现:项目式学评更容易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更能促进评、教、学的一体化,更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接着,温州市藤桥小学的薛爱琴老师做《奔跑吧!小种子!——温州市藤桥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非纸笔测试评价方案》讲座。分别从2022版新课标中关于评价的要求、设计原则、评价内容、评价项目、项目亮点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她契合学校的新耕读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评价体系,聚焦新课程标准和本校的“山、水、田、园课程”,将本次测评项目与传统农耕知识相融。让孩子在四人小组合作经历“我会口算、我会笔算、我会说题、我会操作、我会调查”五个测评项目的同时共同与种子经历“萌发、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的过程。让孩子在形式多样的跨学科项目测评中展现了自我,肯定了自我,逐步向“成为一粒好种子”奔跑,向“做最真的自己”奔跑!
信息技术时代“非纸笔”测评如何借助AI力量,温州市黄龙第一小学黄拓前老师基于学校开发应用的综合评价平台,结合校“点亮太阳花”综合评价方案,做《点亮太阳花:基于数证的数学低段非纸笔评价实践》分享。她从平台的使用情境引入,分别讲述了数学低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利用AI数证展开学习常规、作业常规的良好引导;知识水平的综合测评;测评结果的多维应用。真实展现借助信息技术,基于大数据,发挥评价教育功能,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鹿城区数学低年级“学业质量评价”以项目式学评方式展开,温州市城南小学黄雅娓老师抓住项目式学评中评价量规的设计,提出了量规设计的具体设想:从具体化角度提出四维三层的过程性评价,从精细化角度提出要指向目标的成果性评价,从多元化角度提出评价主体可以更灵动。并结合学校层面的很多实例进行介绍。让学生在评价中对于不同等级的标准变得更清晰、具体。而我们教师则运用量规去体现学生表现出完整学习历程,不仅关注结果,更要体现过程,真实反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成效。
最后,鹿城区教研员杜丽丽老师对四位老师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并做专家引领——《鹿城区小学数学非纸笔测评项目式学评的指导与实施建议》,强调立足核心素养,通过项目情境促评价。任务情景式的评价量规,聚焦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老师们深受启发,逐渐拓宽思路,对测评方案的设计跃跃欲试,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