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素养提升培训——主题班会
——鹿城区朱俐初中名班主任工作室第12次活动

2022年10月4日,鹿城区朱俐初中名班主任工作室在温州市实验中学迎来了第12次活动。

上午,特级教师曾容容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基于学生问题的探究式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主题讲座。一节好的班会课不仅帮助学生成长,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首先,曾老师提出主题班会要基于学生本位的问题解决,探寻问题的来源,形成课程。学生的问题可以分为:学生本位、学校实际、时代背景。主题班会课是每一个班主任的必修课,需要班主任形成序列化课程:不同年段,主题内容不同;同一问题,不同年段主题不同。

根据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一个年段都有不同的学生问题。初一阶段可聚焦学生的适应问题、行为问题、规则意识;初二阶段可聚焦情绪管理;初三阶段可聚焦理想励志、社会责任。主题班会课的要求需要紧扣主题,形式新颖、多样,注重学生体验感和参与度。文本结构至少包括:班会题目、背景分析、班会目标、班会准备、班会过程、 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设计、班会反思等。

      一堂好课的标准为:贴近学生、课堂鲜活、实效性墙、体验感情。贴近学生的主题班会要符合问题性原则、年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序列化原则、需求化原则。教案设计时,教师要做到内容层次设计感强、课堂生成灵动鲜活。在素材选择时要鲜活、实效性强,班会活动设计中要重视学生体验感、主题深入体悟人生。

接着,曾老师以实例解读主题班会设计。关于“梦想”这个主题该如何设计一节精心深刻的班会课呢?基于“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基本思路,教师的课堂设计需要站位更高,应该走向“让更多的人圆梦、强国梦、中国梦”。在“公共空间意识”这一节主题班会中,教师兼顾预设与生成,通过小海报、空间使用惯例表、吐槽大会、保护站、议事会、奇葩说异想天开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公约的设计,形成维护治理的责任和公民素养。“小协商,大民主”这一节课中,教师注重学生体验感和参与度通过投票决定社会实践活动来明确“民主”和“协商”的概念。班会课中,活动体验要注意课堂生成,“小椅子,大文明”中,通过情境模拟来达成公园椅子的使用规范。

通过近几年的班会课获奖案例,曾老师指出主题班会的选题时,教师的课堂切入口要小。在上课前,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让问题明确化,课前多层次调查,透视问题本质;课中调查,让学生对自身问题自我诊断。在活动设计时,教师通过体验活动让问题可视化,活动体验可以分为:互动式身体体验,体悟问题的根源;游戏互动体验,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模拟换位体验明晰两难思辨;模拟式思维体验,感悟问题本质;两难辩论体验。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素材让问题情境化,视频制作、自演典型剧本、挖掘学生自身与主题有关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身边的素材打动人心。班会课问题设计应螺旋递进让问题清晰化,环节设计有步骤、有层次、有活动、有体验、有方法。课后,教师后续导航让问题落实化,如打卡落实、联结式导航巩固问题、项目式导航助推成长。

下午,工作室的各位学员都带来了自己的主题班会课设计。

林辽老师针对“课代表观察记”,让学生发现自己班级里默默奉献的同学们,并通过情境表演、师生采访等活动理解感恩之心。金未希老师围绕“习惯的力量”,通过活动体验,学生分析自身习惯现状,教师通过故事分享,激活经典榜样力量。之后学生通过学习习惯自测、情境模拟等活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冯菁华老师聚焦班级不文明用语的情况,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用语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规范用语。

温州市名班主任陈琳茜老师全程聆听了学员的发言,随后针对学员的班会课说课展示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同时对如何进行班会课说课进行了《主题班会课说课设计策略》讲座培训,干货满满,学员们收获颇多。同时,朱俐老师也对学员的主题班会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最后,工作室学员分小组针对这几位老师的班会课设计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交流。


通讯员 王琳琪 温州市实验中学

摄影 王琳琪 温州市实验中学

2022104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