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 |
叶琳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研修总结 |
时间飞逝,繁忙和有序中一学年再次悄然而过,加入“叶琳名班主任工作室”已经有两年了。回顾在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学习,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也让我在这个团队中成长。工作室伙伴们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迈着坚实的步伐。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份快乐。回放昨日的点点画面,有付出,有收获,还充满对明天的期盼。现就本学年工作小结如下:
一、沉淀自己
人生像一杯茶,经过生活的洗礼时要学会沉淀自己。
名师工作室为我们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机会,提供了平台。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增长了前进的动力,从更大程度上激发了自己的潜力,在这一年期间,我由以前懒于总结整理到现在勤于发现总结,不断的学习、反思,沉淀自己,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在不断地学习当中,我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积极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在这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理论并开阔了视野,外出培训以及创意研讨的参与让我的理论层面的得到了提高,更近的接触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让我们开阔了教育教学的视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学以致用
“学了不会用等于白学”我经常对学生这样说。所以我坚持把在名师工作室所学到的东西用于教学中。
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成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后,我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工作室的目标制定研修计划,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为了能在名师工作室中尽快成长,我在平时注重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活动。
比如6月2日,叶琳工作室开展了研讨活动,我们听了曾蓉蓉老师精心准备的“聊聊主题班会课上的那些‘意外’——例谈主题班会课的课堂生成”研讨活动,不仅有课例展示,还有课例点评和专家讲座多个环节。曾老师表现出来的敬业乐业、专注创新,自如的课程调控、精湛的语言艺术、到位的细节处理,让我收获颇丰。曾老师能用自己所长和满腔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曾老师具备优秀的教师素养,无愧于“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称号。
课例展示《伞亮登场》和《有话好好说》后,曾老师就两位老师的班会课进行了评课、研讨。曾老师强调班会课设计首先要明确班会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再思考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她指出班会课中的价值观指引要贯穿整个课堂,不能上成技巧指导课。曾老师的评课字字珠玑,令在座的老师们耳目一新。也产生一些共鸣,提出了一些疑问,大家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3月1 6日,工作室成员集聚一堂,认真上课试课,携手共进步。五位学员从国家政策导向出发,基于学生真实需求,小切口真改革,分别进行了课堂展示和试课。在五位学员的展示之后,叶琳老师针对每一堂课的时间把握、课堂导入、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并给出了切中肯綮的意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叶琳老师总结了班会课设计的价值主题“细、小、实、趣”的特性,点明班会设计应聚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学校重点工作、时事热点、党团活动或少先队组织建设活动相结合的要求。与此同时,叶琳老师还解答了学员们提出的带班育人问题过程中的困惑,发散了学员的思维,给全体学员今后的试课提供了经验指导,学员未来的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像这样的优秀研讨活动还有很多很多次,我觉得,研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研讨中,展现不同的观点;在研讨中,涌现智慧的火花。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报告,观看了各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启迪了思维。
三、努力方向
“学无止境”,所以我给自己定下以下的目标:
1.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
2.及时总结,加强反思的能力,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有机会参加工作室是我的幸运,来到这里,才发现她是一个思想的殿堂,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 通过反思,我发现想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我将尽最大努力,使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努力做一名在教学上有自己特色的教师。争取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生动、精彩的授课吸引学生,以扎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打动学生,做让自己满意、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此,再次感谢叶琳老师,感谢工作室这个平台,在教学改革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