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中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 |
朱曼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研修总结 |
把握新方向 践行新理念
信息科技教育是全民教育,数字素养是未来公民必备修养。2022年4月22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在朱曼老师的分享与指导下,我们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度解读与不断实践。
新课标全新定位了课程性质,从“信息技术”调整为“信息科技”,将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更清晰地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强调“信息科技课程”对“促进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性意义”。新课标以新课改的宏观理念,引进了新模式、新观念、新内容,将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为目标,以真实性学习为基本途径,强调利用信息科技解决实际问题,丰富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内涵。
信息科技课程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时代,到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时代,到以数据为核心的时代,再到以人工智能为先驱的时代,在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中发展壮大。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旨在引导学生在数字化生活与学习的情境中开展真实性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积极创新教与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信息科技课程关注问题抽象与解决能力的培养。算法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其实现的过程就是抽象与建模的过程。抽象与建模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难点,也是其魅力所在,同时它还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抽象的过程需要学生将具体的现实情境转化为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提炼出本质属性;建模的过程需要学生将抽象以后的现实问题用模型来描述其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而后设计算法来解决问题。这种独特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其建立合理的逻辑体系。
信息科技课程重视数字化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信息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化环境,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不受有害信息的侵害,有效地保护自己,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均能遵守信息法律法规、遵守公共规范,将变得尤为重要。同时,人们对于信息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还必须具备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学习新课标,把握新方向,践行新理念。感谢朱曼老师名师工作室给予了丰富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保持好奇心,汲取新的理念,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与学生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