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幼儿园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系列活动之“项目化学习”专题培训活动纪实
6月9日,在温州市第十七幼儿园进行了鹿城区幼儿园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系列活动之“项目化学习”专题培训活动,邀请了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素平老师为大家做专业指导。陈老师以《儿童视角 问题解决——幼儿园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分析》为专题讲座题目,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的案例,引人深思,让在座的老师都直呼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陈老师以前段时间温州市学前教育“课改领航”现场研讨暨第二届项目化学习博览会活动为切入点,从为什么在学前实践项目活动、什么是幼儿园项目化活动、怎样设计高质量的幼儿园项目活动三大块进行讲解。
01 为什么在学前实践项目活动
为什么要在学前实践项目活动,陈老师指出项目活动能够真正撬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并在这个过程当中,激发了孩子的主动学习和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同时陈老师从学理上进行进一步分析,她指出儿童时期的自我控制力对个人未来的健康、事业的影响是巨大,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一个人的坚持力,计划性,专注力,情绪调控与学业成就有明显的关系。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陈老师通过案例《一张小餐桌》的案例介绍,让大家明白,项目化活动能让孩子在做事当中学会做事,在做事当中学会做人。
02 什么是幼儿园的项目化活动
为了讲清楚到底是什么是项目化活动,陈老师通过分享案例《眼睛的秘密》,从项目的起源开始,到驱动型问题的提炼,开展探索的过程等,和在场所有的老师一起探讨这个案例的开展特点,通过讨论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得到了哪些发展,这个探究的过程和游戏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等问题,让老师更加清晰地认识幼儿园项目化活动的本质。
03 怎样设计高质量的幼儿园项目活动
同样的,通过《收集器》这一案例详细剖析,陈老师从项目背景,驱动性问题,以及总任务的提出等方面出发,围绕问题解决的需要,提炼出幼儿园项目活动设计的五大任务,分别为发现与问题聚焦、知识与经验准备、探究与形成成果交流与公开成果、反思与迁移生活。
随后陈老师通过老师们提出的项目活动的100问,总结了4个设计项目化活动的关键问题:
1. 如何提出具有真实性的驱动性问题和问题链?
2. 如何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教师支持策略?
3. 如何捕捉儿童的真实想法以生成持续探究?
4. 如何利用学习工具评价儿童深度学习?
陈素平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给所有在场的老师带来了“丰富的幼儿项目营养大餐”,让老师们对今后如何进行幼儿园项目化活动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为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