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新课标的解读能力,推进信息科技素养课堂,促进区域教研共研、共享、共进、共富,2023年6月2日鹿城区与泰顺县中小学信息科技新课标解读的联合活动在罗阳镇第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县信息科技教研员陈严柳老师主持,活动采用课堂展示、经验分享、专家讲座的形式,近60位信息科技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同课异构 共研共享
来自温州市双屿小学的陆坚老师和温州市市府路小学季欣慧老师带来《语音合成》同课异构课堂展示。
陆坚老师以“人工智能改善生活——助力盲人安全过马路”这一真实情境为主题,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语音合成技术的生动课堂中。通过提出问题“如何让盲人安全通过红绿灯路口?”,再分析问题,让学生了解了语音合成技术的概念。利用腾讯扣叮创意实验室,合成语音播报提示语,亲身体验了语音合成技术,随后进一步探秘语音合成技术的流程。
季欣慧老师的课堂以项目化学习为框架,围绕“我的AI学习助教”这一项目主题中的“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报听写的功能”展开。在讯飞开放平台中体验报听写功能,探究语音合成的原理,并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带领学生设计合适的听写语音包,从而梳理出语音合成的过程。通过合作学习,利用腾讯扣叮平台,实现了听写应用程序的语音合成功能。最后通过分享所思所悟,让学生对语音合成技术进一步地巩固和落实。
两位授课教师各显其能,带来的精彩课堂。他们的课堂脉络清晰,内容充实,体验丰富,基于大单元、大概念,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智慧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与会教师积极参与,观摩学习,共同交流。
专家引领 共进共富
下午,鹿城区教育研究院信息科技研训员朱曼老师首先带领大家一起《初识信息科技新课标》。朱曼老师用两个问题深入探讨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四个领域(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实现核心素养四个领域的联动。随后,朱曼老师给大家带来讲座《借助表格支架,让“隐藏”思维跳出来》,讲座围绕“什么是思维可视化?”、“为何要思维可视化?”、“表格如何让思维可视化”这3个问题展开。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培养,一切教育教学行为要聚焦如何提升思维能力。朱曼老师通过展示3个课例的表格设计,指导大家巧用表格支架,让思维可视化表达,让学生的思维走的更远!
陈严柳老师则为大家带来题为《数据驱动学科教学改进》的讲座,她从基于“基于证据的教学”出发,指出未来课堂架构,从“采集数据、解读数据,识别问题、定位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最后陈老师代表全县信息科技的老师们,对远道而来的鹿城区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老师们应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深入落实核心素养,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意识,共勉学科教学发展。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此次活动,信息科技老师们齐聚一堂共研教学,在交流碰撞中逐步提升业务素质,专家引领更是让学习和探索迈上新台阶,众人齐心共推信息学科建设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