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引导青年教师学习、理解义教课标理念,相互交流、促进成长,2023年4月28日,鹿城区初中英语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在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锦江校区举行。 参与本次活动的有鹿城区2022级初中英语新教师及指导师、浙师大90学时研修班学员及鹿城区初中英语教研员陈俊杰老师。
上午的两节课是由来自温州市第二中学的陈柏琪老师和来自温州市实验中学的陈琭珅老师带来的七下M9U2的同课异构。
陈柏琪老师从一段莎士比亚的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表格的形式分析解读文本的细节,渗透阅读写作策略,为后续的输出活动做铺垫。通过Was Shakespeare only rich in money?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最后以介绍学生熟悉的钱学森作为输出活动,让学生运用课中所学以及课前调查合作完成介绍钱学森的大活动。
陈琭珅老师展示了他完全不同的教学思路。他从famous people开始导入,带领学生提取了解莎士比亚的基础信息,从normal person出发,引导学生探讨莎士比亚成功的原因,活动设计层层递进,步步关联,鼓励学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言弃。在最后的输出部分,陈老师提供了马克吐温、邓亚萍和霍金三位名人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生平介绍。
两位老师展示后,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反思小结,听课教师们经过15分钟的讨论,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和见解,最后鹿城区教育教学研究院英语学科教研员陈俊杰老师针对早上的两节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强调了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新教师要如何调节设计活动以及问题的难度,合理运用top-down和bottom-up的阅读思路,呈现更加生动有效的课堂。
下午的课堂展示由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徐雅亿老师和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林思燕老师带来。两位老师对七下M10U1进行不同的处理,呈现了精彩的同课异构。
徐雅亿老师由视频导入,鼓励学生针对旅行内容提问呈现特殊疑问词关键词以及句型,为学生搭建好语言框架。文本内容处理细致,徐老师精心设计了听前、听中和听后活动。不断将语言要点渗透到运用实践中。注重学生单词的发音和表述蕴含的情感,多次带领学生模音。在迁移创新环节,结合学校特点创造真实性的情境,同时将学生学习内容和评价活动紧密结合,收效颇丰。
林思燕老师通过询问学生上个假期的旅游目的地、活动、时长以及细节性的信息引入本节课内容。提问的过程同时是学生本节课第一次接触重难句型。在后续的活动中,转换场景为加利福尼亚州,句型重复出现的同时提供了该地著名地点。林思燕老师也关注到了听力文本中的linking words并融入到学生表述中。听前的问题预测到听中的问句打钩和填写信息记录表至通过同伴对话的形式校对内容,无一不体现出林思燕老师对过去式下特殊疑问句和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作为一堂听说课,重音也得到了充分重视。最后的迁移创新环节,温州内容的分享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将本节课重点句型和关键建议顺利结合。
课堂展示环节结束后,两位老师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进行了反思总结。温州市第二中学孙如媛老师、温州市实验中学曹茉莉老师和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杨凡虹老师三位老师针对下午的展示活动做出精彩点评。最后由陈俊杰老师做本次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的总结。他指出在这次课堂展示活动中,教学评一体化、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及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等新课标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突出了英语学科的育人意义。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鼓励青年教师审视实践、推敲初心、探索专研,更是助力每位青年教师不断吸取能量,进一步反思课堂、学习新课标。在漫漫教育路上,青年教师们将继续努力突破自己,提升专业能力,不负韶华,砥砺前行,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