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教育科研动态

研究,看得见的日常工作——记鹿城区“微变革”项目化专题科研活动

作者:曾颖     发布时间:2023.05.26     浏览量:

阳光和暖,微风不燥,初夏时节,科研正浓。525日下午,鹿城区“微变革”项目化学习专题科研活动在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举行。鹿城区教育研究院科研部曾颖老师、区第二批“微变革”项目试点学校广场路小学、瓦市小学和新田园小学教师代表们和鹿城区“微变革”科研写作研修班小学段学员参加本次活动。

首先,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黄婷婷老师为大家带来科研课例——《祖先的摇篮》。黄老师以“制作《原始人的一天》第五册绘本”为驱动性问题,通过完成“制作祖先生活绘本”的课堂任务,学生走进祖先的原始森林,学习课文,感受原始生活的自由美好。

 

接着,温州市新田园小学的倪冬静老师为大家带来专题讲座——《立足新课标落实项目化》,倪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项目化案例“同游湿地,共享生态”,制作“一幅图”“一个模型”和“一句话”这三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亲近自然到亲近科学,深刻地了解湿地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研究思维、环境保护意识。

       温州市瓦市小学赵桃桃老师以《指向项目学习进程的支架设计与应用》为题分享了她的项目案例《桌面整理师》,以研究的目光开展“项目化”学习,基于学生在项目化活动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为学生构建学习支架,鼓励学生寻找新颖的整理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单元统整教学下项目化作业初探》是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张瑞环老师的分享。张老师提出了项目化作业共性问题,明确了项目化作业选题应当勾连教材内容,适当改变延伸,从热门事件切入,发现身边的问题。随后又提出了单元统整下的作业应当紧扣语文要素,立足真实情境,借助思维支架,用好评价量规。

   

最后,鹿城区教育研究院的曾颖老师对本场活动做了总结。曾老师提出,真正的研究是与教育教学工作“无缝衔接”的,对于教师来说,研究不是任务,而是一种科研习惯和工作思维方式。接着她向大家具体介绍了“微变革”项目,提出了对科研工作者的素养期待,鼓励大家一起成为未来教学的专业实践者。

        通过本次活动,为“项目化学习常态化开展”指明了方向,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教师们既深刻地领会了《鹿城区“微变革”项目试点学校建设方案》精神,更促进“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的科研理念的落地。

        


                       供稿:林雅琪  

                             摄影:黄炜  夏以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