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十七中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组别(处室) | 数学组 | 周次 15 日期5.15 | 5.15 | 形 式 | 报告、 讲座 |
主 题 | 数学命题专题研讨会 | ||||
负责人 | 章万里 | 记录人 | 章万里 | 地 点 | 书吧 |
参加人 全体数学组成员:王晓忠,章万里,谢峰磊,罗新,潘建,林合军,林华东,王一洳,王海虹,金浩,董大敢,吴海燕,郑丽燕,张秀丽,吴淑珍 特邀专家:叶茂恒 | 缺席人 | ||||
1、章万里:报告:《聊聊数学命题》 2、老师观点分享: 吴海燕《项目化题目的演变过程》 金浩《关于垃圾车的PISA题分享》 王一洳《一道压轴题的点点滴滴》 董大敢《由足球射门引发的思考》 3、叶茂恒: 专家讲座《数学命题的方法策略与注意事项》 4、王晓忠:活动总结 |
温十七中校本研训活动小结
组别(处室) | 数学组 | 周次 日期 | 第9周5月15日 |
活动地点 | 十七中 书吧 | 参加人员 | 数学组全体老师 |
主 题 | 数学命题专题研讨会 | ||
活动形式 | 报告、分享、讲座 | ||
活 动 小 结
| 修行路上,尝遍酸甜苦辣 -----温十七中数学组开展“以学定教、精研命题”主题教研活动 命题能力是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也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命题的意义和教学导向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更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命题素养,5月15日下午,我校数学组开展“以学定教、精研命题”的专题教研活动。特邀鹿城区初中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叶茂恒进行指导。 数学教研组长章万里以本次联盟校九年级二模数学试卷的命题为切入点说起,从素材积累,灵感启发,数学建模,不断推敲,最终形成定稿,为大家介绍了如何编制一份合格试卷的过程。从生活获取灵感,从课本寻找素材,从独立思考到集体研讨,使大家明白数学命题虽然很折磨人,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困难,有付出也必有收获。 在命题分享环节,九年级学段的吴海燕老师从项目化试题的尝试和思考中,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例举古建筑飞檐为背景,从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提出日常的光照问题。结合素材,构建图形,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问题的改编令人回味无穷。使大家能够真正的认识到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以及与相对应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 八年级学段的金浩老师在一道pisa问题命题过程中的让大家体验了一把何为命题的“酸甜苦辣”。金老师从路边的一辆卸货车中找到了问题灵感,建模出有效的数学问题,查阅大量的课外知识,来支撑问题的可行性研究,不断打磨,不断论证。一个问题让他花费了两个多月的课外时间,让我们看到了他孜孜不倦钻研学习的精神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七年级学段的王一洳老师的命题从一道压轴题改编说起,结合双动点问题。动一动,变一变,再变一变,动一动,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多样的几何模型以及符合学生学情的方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以学定教,以题促学,点点滴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年级学段的董大敢老师结合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产生的话题,从足球射门问题说起,提炼出了相对应的抛物线的素材,构建了项目化的问题。初次尝试,让我们耳目一新。从中可以看出项目化问题研究的不易,也可以看出董老师精研命题和不断反思总结的进步。 在嘉宾讲座环节,叶茂恒老师结合各位老师的命题的过程及内容,做了精彩准确的点评。结合二模数学试卷,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命题的规范要求:从问题背景的科学性,合理性;从问题素材与问题设置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从表述语句是否明确扼要到内容是否超出现有学生学情;从区分度是否合理到问题梯度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试卷难度的影响因素到总体题量、内容、结构、赋分的标准。从验证问题的方法到集体研讨的必要。近2个小时的讲座,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干货满满的命题盛宴。他一如既往的风趣幽默的风格,大家意犹未尽,收获满满。 数学试题的命制是一个充满酸甜苦乐的过程,会议最后,王晓忠教学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他提出,教师命题是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苦”亦是修炼的过程,每一次临危受命,都是上天给每个人成长的机会。有苦也有乐,做好自己,不断学习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做与时俱进的数学人,做不断向上的十七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