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新课标下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研究与思考——记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16次活动

作者:童彤 发布时间:2023.04.24 浏览量:

阳春时节,草长莺飞,万物生长,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16次活动在文成县实验二小举行,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下的“综合与实践”专题研究,由7位老师分别带来了4节关键课例和3个观点报告。

上午,由温州市教坛中坚刘国海老师、巨屿镇小夏青青老师和温州市实验小学的童彤老师分别给学员们带了三个精彩的观点分享。刘老师从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比出发,介绍了他们学校如何围绕人民币的学习,展开的一系列以“跳蚤书市”为背景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夏青青老师研读了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分享了2022版新课标的变化与重点,并由此介绍他们学校如何开展“认识人民币”的主题活动和心得。童老师围绕着新课标中的内容和学业要求,细化内容,制定整体活动目标,并分享了他们学校如何打破课时局限,课内外结合开展的“钱兔似锦”主题活动。三位老师侧重不同方面的分享,使众人打开眼界,获益颇多


  接着,由工作室老师带来三节同课异构的《认识人民币》,以及《确定位置》一课。第一节课例是由实验二小的县名师邢雪琼老师与一年4班的孩子共同合作《我的存钱罐》。课上,邢老师与孩子们围绕存钱罐的情境分层地开展认一认、数一数、拿一拿人民币等活动,紧扣“人民币的认识”和“大小感知”展开综合学习,恰到好处的点拨,总能引发孩子们的激情。

第二节课例是文成县实验三小的潘慧莹老师与一年3班的孩子带来《职位大竞选》。潘老师以问题“怎样的售货员才算称职?”出发,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全班讨论。然后围绕此中心问题,展开研究——怎么数钱、换钱、付钱,让孩子互相评价,最后给优秀的售货员颁发证书,举行入职典礼。在老师的激励下,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满足的笑容。

第三节课例是由来自温州市籀园小学的徐秀老师与一年2班的小朋友共同演绎了一节精彩的《欢乐跳蚤市场》。课堂上,徐老师带孩子们模拟举办跳蚤市场,先学会给自己带来的零食合理定价,互相评价对方的价钱是否合理,再模拟上台付钱,一人当买家,一人当卖家,怎么付钱和找钱,最后四人小组互相买卖。整节课中,学生在活动中入情入境,维妙维肖。

第四节课例是由来自温州市籀园小学的孙雪倩老师与四年3班的孩子们一起探究《设计寻宝图》。孙老师围绕“活动”开展研究学习,在描述宝物的活动中学习数对的表述,在设计藏宝的活动中运用数对,课堂的精彩生成,为深度学习提供的高效学习资源。

下午,由欧景升导师为在座的老师们带来《数学主题活动的表现标准与任务序列》的专题讲座。首先欧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课例和观点报告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老师们的想法,又提出了许多更深入的建议。接着,她从“主题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追寻”和“主题活动的目标定位及活动设计”两个方面介绍了对综合与实践的想法和思考,既有理论的引领,又结合实例给出了有效的指导。最后欧老师对综合与实践的探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也希望学员和老师们能够继续坚持思考,教育不断,研究不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