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中学教研动态

精析数据,聚焦课标,回归教材——2023鹿城区数学一模学业质量分析会

作者:叶茂恒     发布时间:2023.04.24     浏览量:

春光好,万物共生长。

2023年4月13日下午,温州市鹿城区数学一模质量分析会在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举行,全区150余名数学教师参与聆听与学习。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张富冬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公开展示课——变中求解

活动伊始,该校数学组青年教师杨柔雅带来题为《变中求解——体验几何的解题路径》公开课。如题目所示,本节课是一节学习体验课,通过回顾一模最后一道解答题,让学生根据条件画图形,寻找题目中的不变量以及变量,感受双方的联系,最终让学生在课堂中对解题步骤有所得,为今后学习提供帮助。

课堂初期,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的解决应该包含“理解问题、指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反思”四个步骤,并引导学生根据这样的流程尝试解决本节课的数学问题;通过分析与讨论,学生将文本描述的条件逐句研究,解决的路径渐渐浮现于纸上;紧接着杨老师抛出题中的变量与该求的等腰三角形以及所求线段是否有联系的疑问,旨在引发学生寻找几个变量之间如何联系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在设元表示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时各显神通,证明学生的思路紧跟课堂,杨老师的教学指引恰到好处。

有学生在课堂小结中说道,我们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分清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就是制定好计划;而题目透露给我们的关键信息,也需要我们一步步挖掘得到,要仔细感受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的课后思考也正是杨老师这节课想要展现给我们的教学思想:感受问题的生成,感受变化量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图形的美。

精彩微讲座——三会评价

来自温州市南浦实验教育集团校的彭希鹏老师给大家带来名为《在项目化试题中尝试“三会”评价》讲座。彭老师从题目的单项分析与对比分析,展示了低于预期得分的几个题目,以学生错题为例,对学生的错解思维进行分析,从而对中考总复习提出教学建议。

项目化试题在课堂教学素材和中考复习中的推进愈加频繁,彭老师着重对一模试题第23题进行说明。一个建模的过程应包括模型准备、假设、建立、求解、分析和检验,项目化题目是用数字表达生活中的现象,彭老师希望通过项目化题目能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考察世界;他鼓励学生要做到“三会”,根据新课标指示,学生学习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分析问题中除了运用数学知识,也需要伴随合理的逻辑分析。彭老师最后总结关注教材中的素材,关注问题间的联系,加强数学建模能力,把握学情,精准复习一定是我们接下来正确的方向。

命题新解读——素养立意

来自温州市实验中学的上官光毅老师带来题为《基于素养立意的模拟卷命题解决》讲座,从函数、几何两大板块展开进行说明。

在函数方面,首先上官老师建议老师思考如何让坐标点扎根实处,要求老师对考试题有深刻理解和灵活变式;其次复习时候应体现知识整体关联,让片段复习变成知识块的整理;最后他提出教师要在题目分析中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思维得到升华。

中考精讲座——精准教学

温州市鹿城区研训员叶茂恒老师根据一模情况带来《析数据、议复习》专题讲座。

他认为模拟卷功能在于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反馈前期半程复习情况。在中考总复习中,叶老师建议老师们能根据新课标的指引并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进行针对性复习。接着叶老师对一模考试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建议教师鼓励学生解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打开解题思路;另一方面叶老师希望教师能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将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叶老师强调今后的教学复习要回归课本,教师多改编课本的例题,多重视来源于课本的素材题。

 

微感受

参加这次鹿城区的数学一模质量会后,我们一线教师对于后续中考总复习有了更明朗的方向。就如同叶老师所说的:把目光聚焦在课标,把教学回归于课本。在教学中不仅要内化教学资源,也要“向外求”,同化周围相似的教学资源。

——徐铭之

本次一模分析会能够在我校举办,我感觉非常开心和自豪。一方面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能够为我们提供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感谢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分析和讲解,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仁们都收获满满。此次会议不仅为我们的中考复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接下来60多天的复习路上更加自信和谈定,也让我们明确了自身定位,坚定了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努力前行的步伐,加油!

——张富冬

“做中学,研中思。”本次数学成绩质量分析会抓住数据、精准分析;为下阶段的中考复习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发挥各校的团队力量,扎实推进日常教学的工作,真正走到学生当中。相信在我们所有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都能迎着曙光、快乐前进。

 

 

 

图文/徐铭之 张富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