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双新”(新方案、新课标) 学习,扎实推动鹿城区劳动教育开展,3月3日下午,鹿城区教育研究院颜望春老师带领全区中小学劳动学科老师在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首聚,共同开展主题为”劳动之“鹿”:2023年上鹿城区中小学劳动备课会暨单元整组教学研讨活动”,开启鹿城区中小学劳动学科研讨之旅。白鹿外国语学校吴步旭校长致欢迎辞,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完成。
“三新”出发,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劳动学科教研员颜望春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的讲座报告。从劳动教育的现状导入,从“熟知劳动教育及劳动课程的发展过程”,“明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劳动”,“研读劳动课程标准和省编教材” ,“解读劳动课程标准和省编教材”四个方面带领老师们一起解读劳动学科“新教材、新方案、新课标”,明确劳动教育的教学大方向。
教材解读,让劳动课堂教有所向
如何解读劳动教材并把握劳动课堂方向?备课会的两个微讲座,给大家明晰了劳动课堂教学方向。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的周倩倩老师做了题目为《“劳”有所获,生“动”精彩——“日常生活劳动”任务群解读》的微讲座。结合新课标及新教材,对教材中涉及日常生活劳动四个任务群的具体子项目进行归类,梳理主要内容,明确培养目标,结合课例及学校实例分享了教学与评价建议。
温州市仰义第二小学的胡晓丽老师以节气引入,带领在场老师一起解读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胡老师结合学校在劳动教育实际经验,对“课程资源统筹、农业生产劳动规律、劳动教育方式、评价反馈机制”几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以课标为导向,以实例为支撑,给予了在场老师在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教学上的方向。
经验分享,让劳动教育共创美好
经验分享,共促成长。温州市上戍小学的周雪萍老师做了题为《“劳动创造美好”——上戍小学新劳动教育1+3模式探索记》的经验分享,介绍了学校四个“1+1”劳动课的具体实施、劳动素养家校社共育课程体系及学校特色的多途径劳动评价。通过一则则真实情境中的劳动故事,将学校的劳动教育案例娓娓道来。学校扎实的劳动课程、丰富的劳动项目,十分值得借鉴。
沙龙座谈,让劳动教育博采众长
案例借鉴,头脑风暴。沙龙座谈环节,温州市南汇小学金丽雅老师、温州第二十三中学老师潘向往老师、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刘春红老师、温州第十七中学周新老师、温州市籀园小学胡淑珩老师,五位来自不同学校、教授不同年段、不同教龄但都有着自己对劳动教育独到见解的老师们分享了各自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困惑。经验交流、观点碰撞、问题探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切入,令在场老师都有所启发,有所思考。
总结布置,劳动之“鹿”共谋发展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研究院颜望春老师最后对此次的备课会做了总结,并对新学期的工作做了重要部署,鼓励在场老师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开启劳动教育发展新篇章。
凝而聚力,研而致远,未来可期!劳动之“鹿”已经开启,鹿城劳动教育团队在新征程上昂首挺胸,步履坚定,迎接劳动教育的春天!
(由温州市白鹿外国语学校供稿 撰稿: 周倩倩 摄影:林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