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施东荣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内涵明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素养”。语文也是德育课程的载体之一,为深入探讨语文教材与德育的内在价值与联系,3月1日下午,郭艳艳、施东荣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市实验小学联合开展以“核心素养视域下小雪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策略”为主题的联合教研活动。
活动分为三部分:课例展示、专题讲座、导师点评。
第一节课由施东荣名师工作室的陈栩迦老师和温州市实验小学四(8)班同学带来课例展示《绿》(第一课时)。陈老师带学生走进绿之世界,在课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悟生动的绿,体会诗人艾青笔下“绿”的颜色之美、层次之美,深度感受“绿”背后的生命力。陈老师贯彻落实“作业本进课堂”理念,在课中三用作业本,让真实学习落地,并给学生充分练笔的机会,分层设计“我的颜色诗”的学习单,引导学生自主模仿与创作。
第二节课,郭艳艳名师工作室的倪然老师和温州市实验小学三(2)班同学带来课例展示《纸的发明》(第一课时)。倪老师借助课前预习单带领学生完成难读字、多音字与难辨字的学习,结合学情更加高效地将字词教学落地。接着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借助思维导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纸的发明过程。这张图贯穿课堂始终,在最后的学习活动中,倪老师创设了“我是文化传承宣讲员”的情境,借助思维导图介绍纸的发明过程,既融合了课内内容,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彰显了新时代核心素养下语文教材中“德育”元素。
德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全方位渗透?许小敏老师带来了《衔接•融法•赋能:“中华传统节日”项目化学习构想》专题讲座。许老师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借助项目驱动,层层深入实施,最后搭建多元平台,实施三维评价,完成了教、做、评的实践闭环,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在场学员们对语文与德育项目化学习深有启发。
施奕好老师结合自己对低段及高段“提问策略”的探究与实施过程,与老师们分享她对《语文阅读中提问策略对德育的启示》的点滴思考。施老师在语文核心素养——提问能力上落实德育目标,从文本德育价值的解读,到德育问题的设置,再到到提问、表达的策略,引导学生有效提问、分层级提问、真实思考,逐层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不断经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实现了自我成长。
吴品幼老师则在写字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全方位渗透德育目标。其中,她细化了写字的德育功能:培养整洁的书写习惯,感受字形之美,体验文化之美的同时,落实了养成教育。在阅读教室的创建上,吴品幼老师分享了班级推荐书目,根据学情和德育目标,让适切的童书与学生对话,在阅读中陪伴学生的成长。
刘瑞雪老师带来《核心素养视域下,绘本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的专题分享。刘老师列举了一年级上册到二年级下册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书目与德育关联点,并富有真情实感地再现了《摘星星》《妈妈的红沙发》《我的情绪小怪兽》等多本绘本教学的情景,引导学生美言嘉行。
专家点评环节,温州市语文名师施东荣老师肯定了所有上台老师的精心准备,特别对两堂展示课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从文本的解读到课堂互动,从学科素养到德育融合,施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巧思妙点,让学员们豁然开朗。
最后,温州市名班主任郭艳艳老师指出,我校的班主任多为语文老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做好德育。每一篇语文课文都有德育因子,要积极探索,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字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寻找德育路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郭老师还向全体班主任分享了自己班级在阅读教室、成长教室上的智慧,深深地启迪了在座的全体学员。
德育无痕,文中见智。叶圣陶老先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通过这次德育研训,在场的班主任们纷纷表示,要更好地用好语文课,挖掘更多更深的德育点,在彰显语文味儿的同时,实现育心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