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微项目助推“大”课堂,深体验撬动“真”学习-----记吴映区名师工作室活动

作者:孙欣怡 发布时间:2023.03.29 浏览量:

2023年3月24日星期五上午,鹿城区吴映名师工作室、温州市吴映名师工作站联合浙江省许宏名师网络工作室,协同瓯海区项鑫伟工作室在温州大学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阶梯教室以“基于‘真’学习的微项目化学习活动”微主题共同组织线上、线下联动研修活动。

扎根课堂,真实学习

叶希拉老师带来课例是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首先,叶老师创设了“文明之旅”的情境,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到“秩序”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约定俗成、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都是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通过两次合作学习推动“学”的落地:一次是以同桌合作的方式,激趣探讨秩序设立的意义;一次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感受公共标志所蕴含的秩序。最后,课堂设计两难问题,学生在深度思辨中理解个人的行为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在这趟趣味盎然的“文明之旅”中,学生们加深了对秩序的认识,并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秩序有了新的想法。

      余茜老师带领五(1)班孩子化身“小海鸥儿童观察团”成员,走进《我参与 我奉献》一课。余老师借用身边社区的事例激发学生创建“幸福和谐”社区的意愿,提出“我们怎么服务社区,让社区成为幸福和谐社区?”的驱动性问题,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参与社区,服务社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通过“小海鸥 谈社区—小海鸥 助社区—小海鸥 话公益”三个大活动串联整堂课,学生在探究中将爱从社区带向社会,从点滴参与到奉献爱心。

     黄优优老师带来的《推翻帝制,民族觉醒》。时值清明,于烟雨蒙蒙中寄托对孙中山先生的哀思,似乎更能拨动起学生心中的那根感性之弦。该课环环推进,通过做历史人物名片的项目化活动,以“绘制年代尺”“重温英雄事”“体悟中山志”三个学习任务串联起一个实用而又激情的品质课堂。

专题讲座  指引方向

三堂课,不同的内容,各有各的精彩。项鑫伟老师结合教师们的课堂呈现做了主题为《践行微项目化学习,探寻学习真实发生》的专题讲座。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到底好在哪里,该怎么开展?项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为我们做了解答。以大单元的视角探寻微内容,用驱动性微问题推动课堂生成,借小而精的微任务落实教学目标,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研修的形式,工作室学员们认真参与线上观摩学习,纷纷留下了自己的感受。

李昕烨:本次展示活动通过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展示等呈现对“真学习”的理解,采取“项目式学习”方式,体现生活化,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与生活接轨。切实了解学生所需,面向社会生活,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从生活开始,再回归生活。基于“真”学习的微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探究,使教学活动的开展由“直接讲授”“被动灌输”向着“主动探究”“深度实践”领域迁移,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趣味性、生命力,更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精准度的强化。同时,“项目化学习”进一步增进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协作,实现了对多元化、丰富性、高质量认知生态的构建以及高效课堂的打造。

刘一满:通过几节课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孙欣怡:三位老师的课都以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为孩子们提供“真学习”的环境,驱动性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微项目的活动设置让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收获知识,运用于生活,这样的课堂模式,让道德与法治真正落地生根,结出收获的果实。

周连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次省项目化学习线上 专场活动让我看到聚焦“真思考”,回应了“真问题”,课堂关注学生,讲座基于现实问题,整个活动让我收获颇丰,要深耕实践,才能朝更精深化、实效化的方向前进。

胡卉:在本次基于真学习的微项目化学习活动中,聆听了五年级习读本课例《强国必须强军》,老师从了解习近平爷爷的强军理念入手,引导学生在历史经验中懂得习爷爷重视军队建设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接着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别从军人保护同胞和维护世界和平两个角度了解强军对于现代的意义。然后了解中国军队建设的艰辛之路以及习近平爷爷对军人生活的关心,并聊聊生活中的拥军现象,树立学生的敬意,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最后在强军战歌中升华情感。

陈蒙蒙:本次基于“真”学习的微项目化学习活动研究的网络学习,让我看到项目化学习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实施环节的专项研究与细化,课例观摩和讲座都令我收获颇多,对于教师自身项目化学习设计和实施能力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微项目学习让教师的视野望向更深远处,走出寻常实践,关注学生的“真”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这是一次带来启发的教研活动,也是一次微项目化的有效实践活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探寻“真”学习的教育教学研究还在继续,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们也正在努力探索如何教,如何教得更灵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