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 |
陈琳茜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学习心得 |
第21次活动学员感言
黄月华
晚上,四位老师的家访故事各个都那么感动。从中也能感受到每位老师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只有爱才能让教育发光发热。特别是第二位老师的家访故事更是向我们揭示了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爱,引导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做一个靠谱的未来者。
而瞿老师《看见儿童,发现成长的力量》更是令人感叹瞿老师的智慧,瞿老师的用心,瞿老师的了不起。整个讲座干货满满,五个观点全面细致得向我们传授了她的带班故事。“才能、规则、情绪、成功、生命”紧紧围绕儿童,润物无声地做着教育的事情。如果有幸能成为瞿老师的学生,那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讲座中的一些新鲜的名称,让人眼前一亮,如:晨读好声音、责任担当奖、歌赋颂词领跑者、阅读大富豪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始终要将儿童放在C位,时刻所见,唤醒、尊重、肯定、鼓励、赏识·····彼此爱与被爱,享受幸福。
黄依蕾
李老师的《遇见“常青树”,遇见更好的自己》分享了一个学习能力弱且行规较差的后进生转化的案例。通过线下心育、云上欣育、沙龙新育三中方式进行家校联动,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老师通过日常观察发现了学生身上绘画的天赋,为他搭建平台,创办画展,让学生受到了来自老师,学校,家长的赏识从而收获我能行的力量。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家长沙龙,帮助家长获得更多的教育知识,建立家长的教育自信,从而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盛老师这则后进生转化案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学生收获自信,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结合我近期的接班经验,我发现赏识教育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尤为重要。共勉!
许婧
听了本期楠溪德育大讲堂的老师们的分享,第一感受就是感动,每一位老师都在自己的班级中悉心耕耘,每一位老师都在竭尽所能地给予孩子安全感、幸福感,给他们创造成长空间。
就像瞿巧华老师说的那样:“看见是教育的开始。”看见孩子需要我们慢下来静下来沉下去,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看见教育契机,抓住教育机会,让教育变成一件幸福的事。
王丽君
又一次聆听了楠溪江大讲堂的满满干货。最近在带一年级的班级中对班级管理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从中做了不少反思。今天认真聆听了瞿巧华老师的讲座——《看见儿童,发现成长的力量》,从中能看得出瞿老师是很关注学生的状态的,是个非常有爱的老师。瞿老师从“看见才能。给予展示与创造的机会”、“看见规则,引导在边界里自由成长”、“看见情绪,发出恰当又温暖的回应”、“看见成功,立足多元视角搭建平台”、“看见生命,补给能量焕发成长动力”五个方面生动而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她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敏锐的心去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平台,或者去处理一件件问题。瞿老师展示了她的实例和方法,让我在面对自己的一年级孩子们,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曹妤
今晚的楠溪大讲堂又是一场学习盛宴。其中瞿巧华老师的讲座《看见儿童,发现成长的力量》让我感触良多。在讲座中,瞿老师提到,当孩子被看见,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懂得、抚慰了。孩子在童年时期能有这样的体验,便是老师对生命的滋养。其中,瞿老师为孩子们设置了“仪式课程”,如一年级启蒙礼、二年级宣誓礼、三年级传承礼、四年级成长礼、五年级军营礼、六年级毕业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小小的仪式感。还有那些精彩的生命课程,要做到这一切需要老师的用心和付出,更需要从心底爱着孩子们。我敬佩瞿老师,也愿努力做像她一样的老师。
叶常绿
今天的楠溪大讲堂实在是一场知识盛宴,不仅为不知如何写教育叙事的我提供了方法,也让我了解到,面对不同的问题孩子应如何引导。聆听了几位老师的育人故事与瞿老师的讲座,从故事中的孩子身上我也看到了不少身边的影子,这些孩子有时瞧着是“可恨”的,有时觉着是“可怜”的,但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家与校的帮助。一句鼓励或是一次抚背,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一道光,相信他们正朝着更明亮的方向走去。作为班主任,希望今后我也能更多一些看见,更多一些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