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项目化作业,赋能乡村美育 ——记2023上半年鹿城区美术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
作者:周晓玲
发布时间:2023/03/22
浏览量:
为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区域城乡美育教学交流,提高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城乡美育资源互补,3月16日在温州市仰义第二小学举行为期一天的鹿城区美术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分课例展示、观点分享、互动评课和专题讲座等环节。藤桥学区、城西学区全体美术教师及部分骨干教师近30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课例展示
一
上午来自三个学校的老师分别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首先由温州市实验小学徐千翔老师执教《中国彩陶》。上课依始,通过触摸彩陶碎片实物,点燃学生好奇心。接着以“如何将彩陶文化创递给更多人”驱动学习真实主动地发生。通过有序、递进的图像,认识彩陶的色彩、造型、纹样,感受彩陶之美,理解彩陶与古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以制作图文结合的鉴赏卡、分享交流鉴赏卡为实践成果,制作的过程不仅体现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知识内化和重组的过程。学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肯定、质疑、答疑,展现了学生对彩陶文化的认同和对文化自信的思考。
二
温州市仰义二小的施妍羽老师执教《运动会奖杯设计——足球杯》。本课是基于该校足球校本特色的项目化学习中的一个课时展示。首先施老师通过创设情境“为校园足球赛设计奖杯"为起点,带领学生体验像设计师一样地去设计。课堂中利用对比观察、先做后学、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完成三个不同层次的课堂任务,让学生了解奖杯,了解足球奖杯的意义,感受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和泥塑塑型的能力。
三
温州市白鹿外国语学校的林怡老师《彩墨画》一课。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像大师一样提炼和概括身边的景物”,让学生通过点、线、面的水墨造型表现,用笔用墨技法的体验,感受彩墨之美,领悟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理念。在展评环节,林老师用星级分项评价的指标,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用笔用墨和布局等多角度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成果展开有针对性的评价,最后以颁发荣誉证书的方式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经验分享
一
下午,本校美术教师张菡君和来自南浦实验中学的杨姝今老师,开展了项目化作业设计经验分享。首先仰义二小的张老师作《核心素养下大单元项目化学习实践——以运动会奖杯设计为例》的报告。她根据学校的足球文化校本特色,秉持着让孩子学习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教学理念,介绍了大单元背景下有关农村学校开展美术项目化学习的所思所困所获。
二
接着,南浦实验中学杨老师以《陶享时光》为题,与大家分享学校美术组陶艺项目化实践经验。杨老师介绍了学校陶艺项目化课程如何定位,如何确定单元大概念,如何制定单元任务,如何分解单元任务,如何在实践中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学习泥塑技法、体验工艺创新、感受“守正创新”的意义。让在场的老师受益匪浅。
专题讲座
区美术研训员周晓玲老师以《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项目化作业设计》为题作专题讲座。周老师首先借助《家乡的古塔》项目化作业设计案例的分析,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项目化教学设计的逻辑和具体操作的策略,指出项目化学习是培养儿童在未来世界如何行动的心智思维和习惯。接着,对仰义二小的足球项目化设计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仰义二小美术组的专业能力和探索精神,并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活动接近尾声时,仰义二小王光钦校长有感而发,他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期待今后有更多的送教活动,能将更多的优质资源带到仰义二小,带到西部农村学校,带动乡村的美育教师成长,造福乡村孩子。
通过本次项目化主题送教活动,西部农村学校的老师们对项目化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了,对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技巧更加熟悉了。期待西部乡村美育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和个人特长,孕育出优秀的乡村项目化学习成果,助力鹿城乡村美育的发展。
图|文:张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