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资源共享,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提取能力,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开展,2月22日下午,温州市瓯越小学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第一次分享活动。本次活动在丁字桥校区、翠微校区、府东校区三个校区的会议室分别开展,有六位老师进行了分享发言。
白佳禾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心向光明,亦复何阻》。作为一个刚刚从数学转岗到语文,并教育教学效果非常优秀的老师,她从自信和自律两个方面介绍了她的成长。她的自信来自于学校的支持、团队的帮助,让她深刻体会到了“聚阳才能生焰,拢指才能成拳”的道理,她建议老师们想:“孤举者难起,众行者趋易”要利用信息时代资源爆炸的优势,培养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她也谈到如何拒绝诱惑,提高自律:①寻找同伴,互相激励,互相监督。②打造生产力手机。想要戒掉某些东西的时候,就要增加障碍,把手机里的淘宝和娱乐软件全部放在另外一支手机中或者先删掉,提高学习效率。③物理隔离。在学习的时候把电子产品放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睡觉时把手机放在你摸不着的地方。
杜婵婵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沉淀自己,静待花开》。她从自律、自省和自强三方面进行老师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在逆境处自省上她给大家介绍了很多方法。面对信息纷杂、高速发展的先今社会,杜老师认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学习和提升:1.录制课堂:课堂记录下来,反复观看自己不慎精湛的表演,反思课堂里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把自己的教学课堂,当成我练习教学教态的舞台。2.对比课堂:收集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与自己课堂的教学教态,语言进行对比,借鉴优秀教师的长处和教学用语。杜老师还很重视学以致用,将贯穿在课堂中的语言记录在手机,时刻提醒自己,规范自己。3.虚心请教:借助工作室的活动,直面自己,反思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数学陈晨老师的《破釜沉舟 不破不立》则结合自己数学教学的切身体会给年轻老师指点迷津,引领方向:避免无效提问;重难点环节落实要步步深入,逐层突破;小组合作探究反馈环节要步步引导避免流于形式;学生作品呈现要有层次的一步步展示,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课堂要时刻想着学生,让学生有所得。她建议教师多向线上优师名师取经,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张冬雪老师的《知足进取,怀壮志以长行》认为要以发达的信息为依托,找到更好或者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她说要提升素养,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资源,仔细研读教参,对课标里面提供的课例内容解读和教学建议进行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翻阅课堂教学相关的书籍和视频录像,对比提升,就能完成课堂质的飞跃。
胡好好老师围绕校招进行了心得分享。她从心态、笔试和面试三个环节进行了心路历程的介绍。胡老师抱着全力以赴的心态,给自己积极按时——“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这样的心态指引下,她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将知识学以致用,绝大多数的知识点都结合案例进行理解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条记忆。面试环节,则借助网上大量的试课视频,每一个视频都做好听课记录,自己录视频,借助直观的视频改进自己的表情、语言,提升面试中整体形象。
李佳欣老师认为《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她通过下面三个方面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1.疏通教材。将教材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抓住教学重难点和着力点,重视单元导读和课后习题。2.博采众长。挑出重点课文,在网上搜索名师公开课、优秀博主的试讲示范以及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将其中的亮点和自己的特点结合起来,打造属于自己的试讲稿。3.反复练习。注重教学环节完整性:板书设计要突出特点,借助录制视频,直观看到自己的优缺点,不断自我打磨修正。
本次分享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素养提升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展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校推进成果。
图/文:朱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