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专区

潜下心,重研究——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作者:陈怡 发布时间:2023.03.15 浏览量:

温州市黄龙第三小学  杨温瑞

 我,一个工作已有14年的普通一线小学音乐教师。简单回顾这14年的工作,发觉自己静下心来浸润在音乐教学工作的日子并不长。这14年的工作经历中有过几年“不务正业”——干了四年大队辅导员,干了五年班主任,期间也下乡支教工作四年。回顾一路走来,很惭愧没能沉下心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专职音乐教学工作中去好好研究实践自己的学科。

而今年,我有幸能成为陈怡老师名师工作室的一员,也在新学期辞掉班主任工作,就想要专注做回音乐老师,潜下心来做好音乐教学工作。自己有种重新出发的感觉,满心期待。有了这么好的机会,那就要对自己的个人工作发展进行一个初步规划。

一、专业发展状况的自我分析

个人优势:

1、热爱自己的工作,拥有些许教育情怀。打小就立志成为教师的我,对这份职业有一份情有独钟。因此对于工作,再苦再累都有一份内心动力支撑着,所以都能用很好的心态去面对。在工作中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有着坚持不懈的心。工作中喜欢不断钻研与思考,喜欢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寻觅教育规律。在教学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愿做“神农”,“尝试百草”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愿学习的老师,任何对孩子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的,我都愿意去尝试。我愿学做“神农”,摸索符合孩子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与时俱进,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 

个人不足:

1.缺乏科研精神

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现在都说未来需要的是科研型的老师,我不是,我不擅长把它们变成文字写成论文,这确实是自身存在的短板,还是一个很大的短板。不过不破不立,我希望自己可以用更多的理论武装自己,希望自己能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有所进步。

2.缺少“日积月累”的自觉

我知道一些优秀的老师都有写教学札记、做每日记录的习惯,我又不是。如果平时能够养成收集资料、做经验总结的习惯,应该能更好的帮助自己形成一个系统的经验与方法。

3.缺少跳出舒适圈的勇气

基于前面两点的不足,我觉得归根结底就是缺少改变自己的决心,不想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思想上的觉悟还不够彻底。自我认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不够理想,喜欢实践但缺乏总结成文本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不怕上课,就怕写东西。

二、两年个人发展目标:

1.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做好学习型音乐教师

2.跳出舒适圈,学做科研型音乐教师

3.习得经验,力做实践型音乐教师

三、实施措施与对策:

1.向名师学习

从陈怡老师身上,学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忘初心的教学情怀。能多与老师探讨与学习,并把优秀的教学经验运用到实践中。

2.向书本学习

书籍是一个领域或一个专业智慧的结晶,向书本学习才能博古通今,才能取其精华,才能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引领方向。要多看书。

 3.借鉴他人经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座的每个小伙伴身上一定都有值得我参考借鉴的经验,可能是金点子,可能是妙方法,可能是巧手段……希望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接收各种信息,增加自己的积累。

 4.悟课标,钻教研

把握新课标方向,钻研课堂教学,提高组织能力课堂,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编排体例和编者意图,从音乐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感情三方面确定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课后要进行教学效果自我剖析,小结得失,做好音乐课的技能准备,包括范唱、范奏、伴奏、指挥等。在课堂环节要遵循本学科的特点,把握音乐艺术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征,以申美教育为核心,注重美的熏陶。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团的合唱队、舞蹈队。

5.写起来,动起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说减肥的关键是要迈开腿管住嘴,那么要成为科研型的老师一定离不开管住惰性的思想,动起勤快的小手。

我希望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一能充实自己,二能把学到的东西带到音乐课堂中实践,让孩子成长地更好。最后沿用区音乐备课的结束语:发挥音乐的感染、熏陶和唤醒作用,让孩子们浸润在学习音乐的快乐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