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赵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致性

作者:陈晓路 发布时间:2023.12.29 浏览量: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1215日上午,沐浴着冬日的阳光,鹿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晓林老师带着工作室学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开启本次金华学习之旅的第二天的新篇章。今天上午邀请了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专职专家邱月亮老师,给我们带来讲座《小学数学中的一致性及教学》。

讲座伊始,邱老师先带着我们了解2022年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及数的运算一致性要求: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通过课标中对于一致性的描述,邱老师指出虽然一致性的说法是新的,但是理论却在很久之前就有。

紧接着,邱老师从数的认识的一致性、运算的一致性、度量的一致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以及对一致性的教学思考五个方面出发,阐述了他教学研究的理论,同时结合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带着老师充分感悟一致性,为老师们一致性的教学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其中,在数的认识一致性中,邱老师从产生的一致性、内涵的一致性、表达的一致性三个方面开展讲解,引导听课老师们感受自然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是对1的累加,而分数是分1而生,所有的数都是应需而生的,且都是计量单位个数的反映,基于计数单位去表达,让我们看到了整数、小数、分数在数的认识产生、内涵、表达上的一致性。

在了解了数的认识的一致性后,邱老师通过对教材上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内容的对比和解读,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本质上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加减,而整数、分数、小数的乘法,本质上都是个数乘个数,计数单位乘计数单位的运算,除法和减法的本质一样,则都在回归它的逆运算。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在度量的一致性讲解中,邱老师围绕过程的一致性、本质的一致性、可加性的一致性、与数的一致性四个维度的介绍,结合对长度、面积、体积、角度几层意义的剖析,明晰度量反应事物本质属性的以这个手段,其结果是事物本质属性的量化,不论是哪种对象的度量,它们的过程和本质都具有一致性,而度量的本质属性与数数是一致的,都是基于计数单位个数的比较。

 最后,邱老师通过一系列真实的研究案例,向我们说明了在思想方法上也具有一致性。在学习中,学生都是会有将新问题的解决,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化归思想方法,也会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展开学习。

今天整场讲座,以“一致性”为关键词,在邱老师系统的讲解下,老师们加深了对数概念一致性、运算意义的关联性、数与运算的整体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运算规律的共同性的教学理解。

站在源头,望到尽头。一致性的感悟是一个长期渗透的问题,相信老师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在日后的教学中带上一致性的眼光,让教学设计更有整体性,使得我们的教更有系统,学生的学更有意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