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领作用,促进教师成长,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3月23下午,“基于学的视角下的策略可用与思维可见”语文主题研训活动顺利开展。戴吟诗老师、叶方敏老师在多功能厅为大家带来了两节展示课,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语文师训员、省特级教师何必钻老师及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第一节课由戴吟诗老师和二(5)班的孩子为大家带来《中国美食》,课堂中戴老师创设了“点菜——做菜”的情境,激发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微课“蒸”字的演变了解“四点底”,引导通过一个偏旁识记一类字。接着引入趣味游戏的方式,借助视频,通过举字卡、读字卡,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判断、理解、记忆,调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多种形式巩固生字的识记和理解。
第二节课由叶方敏老师带着三(6)班的孩子一起为大家带来有趣的民间故事《漏》。课堂中叶老师引导孩子们借助故事写老虎和贼时一一对应的特点,帮助发现文本表达的秘密,引导学生搭建支架,复述故事。在复述中积累民间故事的语言,感受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特点,树立文化自信。
课后,语文组老师围绕以“积极的语言实践引领梳理与探究”下的“思维可见”与“策略可用”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大家针对两堂课畅所欲言,谈体会、说收获和提建议。
何老师在听取完大家的想法后,对两堂课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总结并表达了中肯有效的教学建议。何老师提出,课堂应从“认字——识字——文化——生活”四个梯度去落实。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落实认字,在识字中重视孩子的归类意识,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任务群,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引领孩子,落实教学目标。而面对复述类课文,何老师一针见血地点出复述和讲故事有什么区别?引导老师发现——复述是语文的一种能力,只有先内化书本语言,再外化成自己的话,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品质才能得到提升。
本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收获满满,为老师们提供学习的平台,又为全体老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机会。在不断的研训活动中,我们的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期待我们的教学能让课堂一步步走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