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二十六幼】项目生发·精彩童年——精品课程展示

      鹿城区师德培训活动过程记录单

                                         学校:温州市第二十六幼儿园

活动主题

项目生发·精彩童年——精品课程展示

活动时间

202312

活动地点

二十六多功能厅

主讲人

陈林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活动负责人

陈林

 

 

 

 

 

 

 

 

 

 

    

 

 

    

 

 

 

 

预期目标:

项目化学习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什么是项目化学习,为何进行项目化学习都是教师值得去探索的。

借助本次园本培训,通过理论、分享、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本期我园开展一场基于聚焦项目化学习,携手同行共成长教研活动。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开展多向互动研究,扎实有效地深入贯彻开展每一次的幼儿园项目化案例

活动时间:202312

活动地点:温二十六幼多功能厅

活动方式:

梳理再忆——案例分享——案例研讨

前期准备:

    1.教师自备相关项目化课程学习资料。

    2.各班项目化分享课件制作。

活动流程:

一、梳理再忆

(一)项目化学习概念梳理

1.PBL教学法,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是指问题式学习或者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定义: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科或者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

(二)项目化学习的价值

1. 产生背景:适应未来的挑战、不确定的世界变化。

2. 培养目标:设计未来的创新人才、创造未来的高素养人才。

3. 教学方式:自主性、体验性和合作性。

4. 情境、实践、综合:基于真实、复杂情境 下的项目实践。

(三)项目化学习的关键要素

核心概念:学习核心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建构。

发展思维:指向高阶思维,注重反思、展示、交流、评价。

真实项目:所学的知识、能力真实;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真实。

持续实践:动手操作,获得技能;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过程中强 调体验、感悟与反思。(有效失败)

自主探究:教师提供学习材料、资源、导学单、技术、空间等支 架和工具

全程评价:目标与评价匹配,表现性评价,评价前置

幼儿的经验、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准备、幼儿的发展:

1. 幼儿经验:大部分孩子有去过游乐园的经验。

2. 幼儿的兴趣:大部分幼儿都感兴趣。

3. 技能准备:幼儿基本能熟练运用围合、垒高、桥式等技能。

4.材料准备:锁扣积木的特点解决了孩子们穿插的技能。

5.幼儿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产生与解决、有推理与尝试等。

二、案例分享

三、案例研讨

1.各班教师针对观摩的项目化课程汇报内容,加以点评和梳理。

2.探讨针对各班各项目下阶段的兴趣方向和探究点。

 

 

活动反思

与建议

 

下阶段的思考:

    此次园本培训主题明确,针对性强,能够给与教师充分、多元的时间、空间,支持教师更好的去研读儿童、走近课程、深入探究, 在充满奇思妙想的项目课程生发中,借助家园互动的桥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 尊重幼儿生命的灵动,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生活与游戏中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相信接下来教师们会将所学运用于现阶段项目化活动地探索中拔节成长

 

 

 

 

 

 

 

 

 

 

项目生发·精彩童年——精品课程展示

项目生发·精彩童年——精品课程展示

每一次交流

都是一场寻找真知的修行

每一次研讨

都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

在最美的初冬

来一场有“温度”的对话

赴一程有“智慧”的研途

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助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园园本化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师项目化活动实施的专业能力。2023年12月,温二十六幼以“项目化课程”为导线,开展一系列全园教研的头脑风暴。

“前”而不浅 理论学习

“教而不研则浅,学而不研则枯”。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项目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师对项目课程的创生能力,叶园长带着外出学习的有关项目化课程的知识,为全园教师开启了一场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共享。

在地资源 实地探访

为了体验七都在地资源,温二十六幼的教师和幼儿在周末空闲时间,进行实地探访,将七都岛上的美丽资源一一留在相机里,带到班级进行分享。

中期分享 碰撞“慧”思

为了了解各班项目化进程,教研组的老师们对项目进行了前期审议,从聚焦项目框架、近期项目的开展情况、交流疑惑三个部分,进行头脑风暴,互动交流。

家园共育 “项”上生发

项目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家庭的不断支持和协助,它不仅有助于增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和成长环境。

(插入家长协助的照片)

“后”花开 各美其美

项目化课程在经过教研组前审议梳理脉络,中审议碰撞智慧,进行了各班的精彩分享。通过各班的漂流会和项目汇报,知道了教师们追随儿童的兴趣点,从项目缘起、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反思等方面诠释了项目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立足儿童视角,

研而不思无获;

思而不行无果,

且思且行循环往复,

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才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最有力保障。

漫漫从教路,

坚持努力成长。

做孩子追光路上的点灯人,

让我们以熹微灯火,

点亮孩子精彩未来。

 

 

 

 

 

 

 

 

 

 

 

 

 

 


【打印本页】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