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热点动态

探索分项等级评价 落实英语学科素养

作者:张璐     发布时间:2023.11.28     浏览量:


为研究小学英语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的实施策略,鹿城区教育研究院“‘成长向未来’小学生综合评价英语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研讨会”于11月20日在温州市籀园小学举行。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张璐老师与全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代表20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并展开研讨。一开场,籀园合唱团的孩子们为到场的老师们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歌曲《The mechanical dragon》。孩子们优美的歌声,不仅愉悦了现场的气氛,更为这次活动拉开了序幕。

课堂实践:聚焦课堂教学评价

在这次研讨会中,籀园小学的秦秀秀老师和来自宁波海曙区的赵中华老师分别展示了她们的英语课例。

秦老师执教PEP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What can you do?”故事课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她结合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同的量化表,并在课堂最后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整理式的自我评价

赵老师为大家带来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一节对话课share different feelings。赵老师设计了不同认知水平的活动,通过追问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为师生呈现了一堂极富思维挑战的课。赵老师的评价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设计细致且到位

两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活动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

 

经验分享:探索分项等级评价

籀园小学的王如杨老师分享了籀园英语阅读评价的实践经验。她基于本校会爱、会学、会玩、会创造4L理念,从评价内容、评价活动、评价类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她重点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以阅读课堂阅读活动为抓手,落实阅读能力评价,从而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宁波海曙区的教研员陈亚飞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进行各种活动的实践案例,体现“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她强调通过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考察学生的多种语言技能和素养。陈老师列举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并提出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精准化、评价形式多样化”的评价理念。

专家引领:提升评价知识储备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洪晓翠博士为本次研讨会带来了《分项学业评价视野下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设计》专题讲座。洪博士介绍了分项学业等级评价的背景,并提供了多个优秀实践样本供在场的老师们学习。洪博士从表现性评价的概念,组成要素,特征以及具体的设计路径等方面分享了如何设计小学英语的表现性评价。她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一线老师们更新了对于评价的理念,增加了评价理论方面的知识储备。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英语教研员张璐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张老师肯定了籀园小学英语教研组在阅读评价方面的实践。她还高度评价了洪博士带来的理论分享,指出洪博士的讲座为我们接下来英语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与思路。同时,张老师提出鹿城区的英语分项等级评价研究将从评价试点学校逐渐铺开,面向全区所有学校。

本次研讨会为在分项等级评价研究之路上的鹿城英语教师们提供了专业支持和帮助。鹿城小英教师们将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研究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分项等级评价方案,从而使英语的评价更科学,更全面,更适合学生面向未来的成长。

                                                             温州市籀园小学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