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十七中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组别(处室) | 社会组 | 周次 日期 | 第12周 11月17日 | 形 式 | 上课、讲座、交流 |
主 题 | 精准分析 优化学习 | ||||
负责人 | 邵慧峰 | 记录人 | 邵慧峰 | 地 点 | 二楼书吧 |
参加人 全体社会组老师
| 缺席人 | ||||
活动流程: 1、周五下午第一节七8班陈静娴老师开课《期中试卷讲评》; 张慧老师讲座《九年级期中考试分折》; 邵慧峰老师讲座《八年级期中考试分析》。 3、梁方朦、林军民、李宇萍、蒋莉青等老师研讨发言; 4、林海静校长总结; 5、主持人布置历史小论文评比事宜。
|
温十七中校本研训活动小结
组别(处室) | 社会组 | 周次 日期 | 第12周 11月17日 |
活动地点 | 二楼书吧 | 参加人员 | 社会组全体成员 |
主 题 | 精准分析 优化学习 | ||
活动形式 | 上课 讲座 交流 | ||
活 动 小 结
| 为进一步关注学情,做好学生阶段性学习状况分析,研究学生学习薄弱点,制订下阶段学习改进措施,优化学生学习,提升学业质量,社会组举行了以“精准分析 优化学习”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在七(8)班观摩了陈静娴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历社期中试卷分析课——基于数据诊断学情》;紧接着第二节教研组老师齐聚二楼书吧开展期中考试研讨,聆听了张慧老师讲座《摸索成长 砥砺前行——九年级期中考试分折》和邵慧峰老师讲座《八年级期中考试分析》。 陈静娴老师的期中试卷讲评课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进行试卷讲评,从“粗看”到“细看”,错误率高的题目优先讲解,错误率低的针对性讲解,教学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通过数据分析,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后续努力;有学法考法指导,细致入微。从做选择题的“对应法”和“排除法”,到非选择题的“读-思-做”,教学生答题技巧。陈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法指导,一步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答题。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评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交流互动较多,老师讲解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 张慧老师的讲座中提到本次九年级社会期中考试,试题难度恰当。客观题本身难度不大,但试卷批改过程中,对学生的规范答题和知识点的熟练掌握,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提出了严谨的要求。道法客观题比较灵活,综合性较强。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同学失分严重,也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备课组提前规划,明确教师的备课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做到基础史实和逻辑关系的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讲练融合,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整体架构。分层突破,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邵慧峰老师的讲座中提到八年级社会期中考试在延续往届试题的考试重点的基础上,略有变动,整体难度适中,能考查出学生半学期学业水平。通过本次考试,可以发现学生存在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基本原理理解不清晰,基本观点认识不到位;学习内容识别和试题材料匹配联系欠缺,试题材料关键信息捕捉提炼能力不足,试题材料分类归纳及与学习内容之间联系重构能力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注重夯实学习内容(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注重日常分解落实与考前集中落实相结合;注重日常练习的讲解,特别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指导;注重应考策略特别是规范化答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渗透与强化。 随后,教研组的梁方朦、林军民、李宇萍、蒋莉青等老师针对期中考试结合各自教学实际做了研讨发言。最后,林海静校长做了总结,林校认为陈老师的这堂课具有实效性,以小目标情境的设置驱动学生学习动力的生成,并对学生下半学期后续目标的确立做了思想动员;借助数据帮助学生明确考试得失分,对于失分率高的题目重点详尽讲解;课堂调控自如,上课富有激情,语言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紧跟学习步伐;注重考法指导,特别是对于试题中小标题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上半学期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如何改进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为下一阶段的更好学习做好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