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动态
首页
> 校本研修 > 活动动态 > 初中动态

【温州市第二中学】“数”语助成长,教研谱新篇——2023鹿城区初中数学七八年级教学研讨会

作者:郑雪莲     发布时间:2023.11.02     浏览量:

20231019号,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深入学习2022版新课标,研究浙教版新教材教学,探索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2023鹿城区初中数学七八年级教学研讨会在温州市第二中学滨江校区举办。

此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和专题讲座两个环节。第一节课由温州市绣山中学何露瑶老师展示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代数式》。

 

 

何老师结合学生学情,设计了“摆放木棒”的活动,通过提出“2023根木棒能否恰好摆完?”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归纳的过程,在程序揭秘中落实代数式的定义,在概念辨析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利用例题,让学生体会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的“简洁”,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能赋予哪些实际意义?”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以列车、隧道为项目背景,设计了测隧道长度、测列车长度、计算时间问题,体会代数式的应用性。

 

 第二节课由温州市第二中学涂寒凌老师展示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确定位置的方法。

涂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数轴引入,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接着提出问题——已知平面内一点,如何描述点位置?通过学生思考、描述,得出确定点的位置有以下两种方法:1、方向和距离;2、有序数对。涂老师引导学生复盘确定点的位置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中落实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初步感受每个象限内的点的符号特点、每条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经历点到数、数到点的过程,明确平面内的点与坐标一一对应,体会数学结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作用。在巩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之后,利用“密令”环节——你报我描大家猜,师生互动中既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又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作用。从密令一:报一个x轴上的点坐标到密令二:报一个第二象限的点坐标,最后到密令三:报一个线段BC上的点坐标,实际上是化抽象为具体,理解点动成线,增强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

 

第二个环节专家讲座,第一场由温州市第二中学陈楹老师开展《惟变所出,万变不从》的专题讲座。首先,是陈老师对2022版新课标进行解读,提出新课标有三变:1、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新变革。2、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方式变为全省统一。3、教材的改变。接着,陈老师从近三年浙江省各市中考卷部分题目入手分析了部分代数题目,得出几个结论:

1、整体意识。例如联系一条函数与一族函数。

2、数形结合,有图有真相。

3、以数解形,以形助数。

然后,通过对以上两节课的解读,陈老师提出:一线教师要发挥好课程标准的解释者、宣传者、执行者的作用。那如何将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落地呢?如何融合才是大单元呢?陈老师指出:

1、项目指导——构建“真”核心素养。

2、合理评价——培育“善”的核心素养。

3、课堂构架——构建“美”的核心素养。

   

第二场专题讲座由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叶茂恒教研员开展:《落实四基四能,培育核心素养》。叶老师首先结合新课标对两节课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联系小学中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指出初中阶段要关注代数推理方面的运算能力。另外,叶老师通过课标中几何直观史、几何直观概念与内涵及几何直观的7条主要表现,提醒大家关注:在2001版课标中只是用形表达数,而2022版课标中数形结合都是几何直观。随后,基于课标中的实例以及2022部分中考题,叶老师明确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始终围绕核心素养考查的这类问题,并建立了几何直观的三个维度:

1、直观认识(洞察)能力。

2、直观理解(想象)能力。

3、直观建构能力。

最后,叶老师希望大家带着类似的思考重读2022版新课标,得到新的启示与收获。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叶茂恒教研员的精准指导,此次活动给在场的每一位数学教师指引了新方向,让大家对关注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教材教与学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愿我们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成为眼中有数,心中有术,脚下有印的人。留心观察,重新思考,大家必定收获满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