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动态
首页
> 校本研修 > 活动动态 > 学前动态

温八幼校本研修《幼儿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和教师支持策略》

作者:郑乐佳     发布时间:2023.10.31     浏览量:

项目化学习是幼儿园教学创新、实践探究的内容,随着幼儿园对以幼儿为本、重点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与行为习惯、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积极性等研究的不断推进,项目化学习研究也逐渐被实践。在实践操作中,老师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些许疑惑,为此,温八幼邀请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市幼儿园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李晓燕博士为老师们进行专业引领。

李晓燕博士从课程案例《番茄也烦恼》入手,引发全体教师思考“什么是项目”,为什么将项目引入教育,是来解决教育的顽症的。项目化课程是有真实问题存在的,在实施过程中是有机会、有团队合作,是有监督实施的过程。在最后有产品产生,并且完成的东西是有质量标准的,对他人及社会有作用的。李晓燕博士请全体老师对照项目标准,回想课程案例,以项目的概念来检视是否属于项目化活动。

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项目式工作不能生搬硬套,将项目的特征引入教育,仅仅有项目的特征还不够,还要考虑儿童身心特征+儿童发展目标。李博士跟大家一起分析幼儿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以10个核心要素来判断活动是否适合做项目化课程,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是符合项目化课程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在项目化活动的实施中,如何开展教师的支持策略呢?孩子们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成为真正的驱动性问题呢?李博士通过三个阶段支持策略进行阐述。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制作主题网络图确定发展的可能性、操作式探究的可能性,其次和幼儿们建立共通经验,拓展幼儿的相关已有经验。探究阶段需要思考五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现场学习和支持以及探究学习的顺序。结尾阶段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分享学习成果环节的思考、复盘整理回顾和讨论聚焦幼儿学到了什么以及正式评估项目化是否达成,评估过程材料的作用、教师的角色。

通过李晓燕教授对项目化学习的概念以及其具体实施的步骤等详细的阐述,并结合一则项目化活动作出解析与对比,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在项目化学习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从而推动项目的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