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新路径,项目驱动促思维——记鹿城区初中英语项目化学习研讨会
作者:陈俊杰
发布时间:2023/10/16
浏览量:
时维十月,金秋飒爽。为了深入实践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引领各校积极探索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0月13日,鹿城区初中英语项目化学习研讨会在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举行,本次活动鹿城区教研员陈俊杰老师莅临指导、市师训员刘文钊老师也参与了研讨,鹿城区全体八年级英语教师参会。
活动伊始,由严彬然老师执教八年级上册Module 4项目化写作课《Make a Transportation Guide for tourists in Wenzhou》。严彬然老师的项目化学习课堂围绕为亚运期间来访温州的异国游客制定温州旅行交通攻略这一项目主题展开,以 How to make a transcript guide 为入项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出三个有效建议的措施和标准,最后由学生小组合作生成项目化成果。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既掌握了如何给出有效建议的方式方法,又在真实情境中练习了比较级最高级的语法知识、连接词和多样句型的运用,提高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课堂展示结束以后,杨琪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点评并带来了项目化案例的分享。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杨琪老师从单元大观念出发,将8A M4单元大观念拆分成三个逐步递进的小观念。从初步对比,到综合分析,最后达成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入项课,阅读探索课,项目写作课,层层递进。同时,杨琪老师也分享了本节课的磨课反馈,分享了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开放性两个重要特质和关注点。其次,杨琪老师分享了八年级的项目化学习案例《中学生职业规划案例集》,从课标、教材、学情出发讲述了项目设计的出发点,研读教材寻找模块间的共性元素,通过小单元小观念制定与实施、学期内与暑假期间的系列子任务的逐步落实以及课后补充预料最终达成落实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的项目化学习。
之后,我校陈佩茹老师对于英语项目式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做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讲座。对于项目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陈佩茹老师总结了项目化学习的系统性、嵌入性、广阔性的特点,分别从设计项目,设置目标,设计评价,搭建支架,探究活动五个方面进行解读。设计项目方面,将项目化学习分为单模块和跨模块模式。以8BM4“健康指南”为例,在制定项目目标的过程中,将驱动问题拆解为嵌入常态化教学的逐个子任务,提供各类教学支架帮助学生最终达到出项展示成果。在项目评价设计方面可以利用诊断性评价确定学习难点,过程性评价监控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价评估学习成绩,在各个子任务中嵌入不同类型的评价量表以实现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学评一体化。同时,陈老师根据具体课例说明在常态化教学中,教学线的感知课时主题,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能够分别与项目线的单元项目入项,学习项目语言,应用项目语言,完成子项目双线并行。课后项目分层作业,如词块整理、句型应用等则分别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习者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课堂展示和讲座之后,英语教研员陈俊杰老师进行了重要总结,他强调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具备项目化思维:1、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推动学习进程。2、强调实践性。通过项目任务的实施,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3、强调创新性。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尝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4、树立评价意识。评价活动要贯穿项目化学习过程始终,提高项目输出的质量。5、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自我纠错达到自我提高。
最后,陈俊杰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温州市第二十三中英语组在本次的研讨会上端出了一盘内容丰盛的精品大餐,展现了对单元整体视域下项目化教学的深度探索,也是项目化教学与常态化教学相结合的有益尝试。项目化为温二十三中带来了积极的改变,在打造教研组特色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和落实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温二十三中近几年教学质量取得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和项目化思维的渗透和培养息息相关。温二十三中也会继续以项目化实操拉动科研,在思考中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