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园研训 期 数 : 2022 学 年 第 1 期 ( 总 第 225 期 ) 出 版 日 期 : 2022 年 9 月 5 日

1
墨园研训
期 数 : 2022 学 年 第 1 期 ( 总 第 225 期 ) 出 版 日 期 : 2022 年 9 月 5 日
主办: 温十九中教务处 (网址:
http://www.hongde.net/Category_118/Index.aspx
顾问: 欧素鸯、 胡华辉、 林英 编辑: 黄丹帆、 刘梦、 金宁宁
温十九中第 2 周校本培训与研讨活动要点
一、 教学工作要点提醒
1. 教学学分培训选课: 2022 年下半年自主选课第一轮报名于 9 月 2 日结束, 现已进入
初审阶段, 有问题请和陈迅伟老师联系。
2.2022 课题结题材料 9 月 20 日截止: 电子稿上传到 FTP, 纸质材料交给陈迅伟老师,
切记, 2.22(周二) 下班前, 谢谢!
3.温州市瓯越领军教师考核个人材料填报截止 9 月 10 日。
二、 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

教学理论学习
《 授技巧, 解难题, 一线教师如何写好一份课题论证报告? 》
选好了课题, 怎样进行系统的课题研究, 撰写一份优秀的论证报告? 本文
韩琴教授将从论证报告的撰写技巧、 课题论证中常见的问题这两大方面继续为
教师提供实操性强的策略。
论证报告撰写技巧

2
教师在做课题论述时, 首要目的就是论证自己的团队有能力来完成这个课
题, 证明团队会做得很深入, 很透彻, 从科研团队的视角上达到论证效果。
其次教师需要聚焦课题本身, 强调该课题研究的紧迫性及关键性, 也就是
该课题得到解决时就有可能就解决影响我们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伴随着
该课题的解决, 教育教学质量就可以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明确了以上的两个论证目的之后, 我们可以将关键的几个步骤拆解, 结合
几个优秀的课题案例详细说明在每个部分需要教师注意哪些要点, 在每个细节
上完善自己的课题。
一、 问题的陈述部分
问题陈述的时候, 评审基本上比较喜欢开门见山的呈现方式, 而不是大篇
幅的描写。 教师在拟定科研课题的时候, 要从标题上就能让评审判断出来该研
究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可以利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 的句式来概括, 同时
对研究对象和范围加以界定, 并简要概括说明研究的主要假设。
例如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 2022 年度拟推荐立项中的以下几个课题—
—《杨晓芳: 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高中自然地理大概念教学实践研究》 《代翔
燕: 一体化特色高中建设背景下学科课程群开发与实施研究》 、 《何娜: 小学
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研究》 等, 都是很好的问题论述方式。
二、 文献综述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相当于一个高楼大厦打地基的部分, 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做该
课题来阐述, 因此这个部分在论述的时候要围绕研究的主题进行高度概括。 以
及重点写研究计划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或创新, 注意文献的时效性以及全面性,
同时不要罗列文献, 对文献研究内容进行高度抽象概括。
文献综述部分的撰写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紧紧围绕主题;
2.高度概括;
3.重点分析本研究拟进行突破、 创新、 改进的那些方面;
4.要客观、 全面;
5.对文献进行认真介绍;
6.防止文献罗列。
具体来说, 教师在论证课题的时候, 要考虑你所研究的这个问题前人做了
哪些工作, 之前有没有类似的研究, 以及它存在哪些问题, 我的研究问题是什
么, 我计划怎么研究等等, 铺设好以上几点之后才能够真正明确课题计划怎么
去做。
三、 研究方法部分
3
在对基本情况说明的基础上, 第三点要重点说明研究的总体思路、 设计的
逻辑思想、 主要测量方法等。 核心就是围绕我们所研究的问题阐述整体的研究
思路是什么, 有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计, 设计的逻辑思想是什么。
具体的研究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 可以利用观察的方法研究学生
回答问题的反应, 也可以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进行团队研讨, 用讨论的方法来总
结梳理和研究以往的教学当中一些好的做法。
四、 研究进度安排
关于研究的具体进度安排, 首先需要将整个课题合理地分为若干部分, 划
分应符合研究的逻辑进展顺序; 其次在每段、 每部分上合理、 有效地分配研究
者的时间和精力, 注意保证研究的重点; 在时间安排上应当遵循经济性原则,
并充分考虑到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困难和出现的新情况, 做到既紧
凑又留有余地; 进度安排上应当重点估计研究的总体进展和目标, 不宜订得过
细、 过死。
以《基于项目式学习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的研究流程为例。
在选题确定好之后, 一方面教师要去进行理论学习, 组织相关的培训对理
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另一方面同时要对数学课堂当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
现状展开调查, 调查学生目前不同思维能力发展的水平是什么, 以及存在什么
问题。 结合理论学习与数据分析归纳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征以及培养要素,
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弱项。
该团队在制定好培养策略之后开始行动研究, 通过不停地试验与试讲验证
策略, 成功就往下走, 不成功就修改设计, 再进行实验, 实现一个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看似是循环, 实际上每一次试验都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 在
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构建出小学生思维的培养策略, 最终在以点带面进行推广的
过程当中持续完善。
通过该课题的整体研究路线我们可以看出, 该团队设计的“ 确定课题-集体
研讨-发现问题-行动研究” 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经过不断探索、 完善和反
复实践最终才解决问题。

4

【打印本页】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