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聚焦单元整体设计 构建优质数学课堂——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11次活动

作者:童彤 发布时间:2022.09.28 浏览量:

       为探讨基于关键问题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提高数学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9月23日欧景升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市籀园小学开展以“图形与几何”为专题的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单元关键课例教学+单元整合说课”为研讨模式。上午,温州市籀园小学詹思思老师执教《认识毫米》,她从制作“智慧棒”切入,使学生经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三个关键活动为线索,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形成1毫米的表象,理解长度测量的本质,经历测量工具的形成过程,发展量感。鲁碧茹老师以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为例,围绕核心素养和学生量感发展的三个阶段,以“三缺失、三思考、三问题、三活动、三评价”为线索,阐述了本单元的整合思路。

     














      温大附小叶蕯蕯老师带来了《认识东南西北》一课。从孩子已有知识入手,在活动中认识东南西北,以校园为背景,描述熟悉的环境下的东南西北。再不断缩小地图,将方向的描述扩展至九山区域、浙江区域、全国区域,建立空间观念。薛莹颖老师对三下《位置与方向(一)》进行了单元解读。讲解了本课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设计的两个关键活动以及从“我”到“我们”三维目标的设计思路。    

     下午,由工作室学员黄央央老师执教课例《认识周长》。她带领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一维线到二维形的发展,直观感受周长的本质。再从二维形到一维线,体验边的可加性。最后沟通数与形,让学生根据周长的展开图特征想象图形,初步形成推理意识,发展空间观念。盛雅琦老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进行了解读,聚焦推理意识,从单元整体解读、目标设计、学评一致向在场的老师们阐述了设计理念。

      

      












      活动的最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兰衍局老师带来了《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兰特从2022版新课标的变化出发,结合本次活动的三节课例进行分享。他指出,在图形几何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几何图形与物体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图形变化、逻辑推理等探索图形的性质,强调要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概念,关注空间观念的培养,并关注在动态中让学生丰富经验,体现学为中心。最后,兰老师充分肯定了三组老师及背后团队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图形与几何”的整合思考,并后续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