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课标新研读 教学新构建———鹿城区黄又绿名师工作室第二十九次活动

作者:黄又绿 发布时间:2022.09.26 浏览量:

      为了深刻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课堂变革,鹿城区黄又绿名师工作室举行“大单元视角下的教学构建”活动。

活动伊始,温州市建设小学郑羲老师为大家带来课例展示《垃圾管理我能行》,课堂围绕“减少垃圾和垃圾分类”两个焦点,通过情境重现、过程体验、道德实践等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明晰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巧妙用”的方法,提升垃圾循环利用和创意利用的意识。

接着,由黄又绿名师工作室两位老师为大家作观点报告。

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德育处副主任,章素素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鞋都一小基于PBL模式下的“垃圾分类”探索之旅。从学生的所学、所能、所成三个维度出发,沉浸式的项目化学习充满着挑战性和趣味性,在真实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用发现的眼光,思辨的精神、探索的能力去认识去学习。

洞头区骨干教师,大门镇中心小学陈隆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大单元”视域下道德与法治历史单元整体教学的综合性学习探究》。陈老师对于新课标在教学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以《探访古代文明》的课堂实践新课标突出素养立意 育人导向,践行素养导向价值观。

随后,浙江省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邬冬星老师根据新课标的六大变化:凝练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注重学段衔接、强调学科实践、倡导综合性学习、教学评的一致性。如郑羲老师的《变废为宝有妙招》中的责任意识;陈隆老师大单元整体意识,邬老师从环保单元提出低中高三个单元:一年级的《我爱大自然》,四年级《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六年级的《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三个单元需要相互衔接融合;邬老师从课程理念的角度结合学校融合,谈了pbl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方向。

 

   邬老师又进行了专题讲座《新课标视域下的教学评》。她说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价应围绕课程目标,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分项等级的评价方法从:学习态度、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强调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并且每个学校在评价方案设计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在总要求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课程特点和本校特色的评价操作方案。大家听完后深受启发。

最后,黄老师总结道:老师们应借本次学习机会,认真解读课标,结合教材深入挖掘,突破传统的教学及思维模式,并能根据本班学情,设置符合的评价方案。

本次活动虽顺利落幕,但是老师们教学活动研讨的脚步并未停止,它将带着每位老师的思考和探索走向更远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