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鹿城区蔡景台名师工作室第30次活动

下车伊始,长风破浪:新教师的成长故事

——记中小学体育教学“半月谈”第十五期活动

 

金秋十月已经偷偷溜走,迎来了新的十一月,11月1日晚7时整,温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半月谈”线上第十五期公益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叶渭州工作坊组织实施,参加活动的有温州市体育教研员蔡景台老师、温州中学陈宗珊老师以及各工作坊成员与各县市区体育教师近800余人。本次活动由温州市光明小学黄双燕老师担任主持工作,开场首先介绍了本次分享的主题《下车伊始,长风破浪——新教师的成长故事》。紧接着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叶渭州团队成员及本次分享的三位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故事以及各自的发展状况。

首先分享的老师是来自永嘉县乌牛一小的李妙妙老师,分享的内容是《思悟至行——新教师的成长轨迹》。李妙妙老师成为一名正式老师仅仅两年,在教师这条路上刚起步。她从自己这两年的所思、所悟、所行来进行分享,在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常态课七个基本要求以及教材三个一要求下的学练赛评。在上课时也非常注重细节,比如音乐的选择和使用,更有效的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在上课后积极撰写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分享老师:李妙妙
点评老师:李兆友

在李妙妙老师分享后,来自温州市瓯江小学的李兆友老师进行了点评。李老师在听完分享后感触颇深,对李妙妙老师的课堂备音乐进行了肯定,认为体育课堂适时融入有效的音乐,对课堂的氛围会有明显的提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且通过李妙妙老师的分享感受到了女性体育老师的不容易,风吹太阳晒,但都能坚持下来,这就是阳光下最美的体育人。
分享老师:潘静
点评老师:赵世格

第二位分享故事的是来自永嘉县桥头镇实验小学的潘静老师,她给我们带来了从她2018年入职以来的故事。潘老师从初见校园的欣喜,到了解学情后的失落,再到最后因为自己付出的努力而获得的快乐。经历前期的准备器材,到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再到后来通过“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让学生掌握练习方法,达到会运用的目的,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校园的篮球氛围,努力朝着“一校一球”的篮球特色项目发展。

分享——新教师的成长故事

来自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的赵世格老师对潘静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他指出上好一堂课要备好一堂课,但备好一堂课并不代表能够上好一堂课表示赞同。赵老师说在课堂中要更多注重学生的练习方法,并提出了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更多的篮球练习方法及运用方法,实现“一校一大球(篮球)”梦想。

最后分享的是来自瓯北第六小学的罗婵婵老师。罗婵婵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入职这四年以来一路走来的风景。分别从训练队、培训、自我提升、感恩四个方面出发,对每一点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总结。并且在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使唐僧成为唐僧的,并不是经书,而是那条取经的路,体育教学的经——我一直在路上。
分享老师:罗婵婵
点评老师:潘晓连

罗婵婵老师分享结束后,温州市瓦市小学-江滨校区的潘晓连老师对罗婵婵老师的分享表示了高度的认同,指出罗老师带队训练思路清晰,方向明确,不但身体力行,还把工作做到了细致、细微。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希望罗老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继续砥砺前行。

特邀嘉宾——温州中学陈宗珊

最后,由来自温州中学的陈宗珊老师,对本期“半月谈”进行了点评。陈老师首先谈了三点感悟:一是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有一道光,不仅照亮了自己,同时也照亮了学生;二是每一位教师的经历都是唯一的,都会成为自己人生的财富,成为自己成长的垫脚石;三是每一位教师的付出,都会有收获,陈老师特别列举了温州市体育教师参加省体育教师基本功评比以及自己的成长的经历,鼓舞年轻教师所付出的汗水都将凝练成收获。

随后陈老师指出三位年轻的老师非常的幸运,刚工作就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促自己成长。他对新老师也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做一位有追求的体育人,遇到问题能够迎难而上;二是要做一位有大爱的体育人,要爱学生,爱岗位,讲奉献;三是要做一位有行动力的体育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四是要做一位有思考的体育人。最后陈老师借用一句“因为有你,所以精彩”,我们相信,因为有你,所以精彩,每一个人都是一道光,让我们在体育道路上继续同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