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 |
沈琼工作室 |
首页学员专区 |
教 学 设 计
第 六 单元第 2 课 |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时 | 第1课时 | |
课题 | 歌曲《编花篮》
| 课型 | 综合课 | |
教 材 分 析 | 《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民歌色彩的河南歌曲。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粗犷的气质和淳厚朴实的情感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歌曲采用四个各为四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旋律中的六度大跳富有河南地方戏曲的音调和唱腔,这也使歌曲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歌的一个主要风格特点。全曲在进行上包含了各种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与欢畅的旋律进行结合在一起使人感到欢乐、舒畅、充满着喜悦的心情。歌曲的结尾“那哈依呀咳”衬词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发自肺腑的赞美之情。
| |||
学 情 分 析 |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创造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 |||
教 学 目 标 | 1、 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风土人情,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2、通过聆听感受、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编花篮》,并能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通过学唱歌曲,了解前倚音、下滑音和甩腔的音乐特点,更好的表现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 |||
教 学 重 难 点 | 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 |||
教学 准备 | 课件、钢琴 | |||
关 键 问 题 设 计 与 解 决 | 关键问题:如何能唱出河南民歌的味道? 1、 学说河南话,用方言读歌词 2、 甩腔的部分用亮相的动作来帮衬 | |||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
《编花篮》 | |||
教
学
反
思 | 《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景抒情。课的一开始,我以温州童谣《叮叮当》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方言特色和衬词的运用,让学生在对民歌有了初步感受的同时,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即将教授的音乐内容做了较好的铺垫。总体上设计还是比较好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那哈依呀嘿”虽然抓出来练习了,但是甩腔的特点没有落实下来,可能缺乏一些情境的铺设,学生会有一些保留,不敢大胆释放演唱的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弥补这个不足,还学生一个韵味十足的河南民歌。
| |||
教学过程设计 | 二次备课修改处 | |||
一、 师生互动 师:五(2)班的同学们好!镜头前岙底小学的同学们好!我是绣山小学的林老师,很高兴能有机会给你们上一节音乐课,老师准备了一首歌,你们猜猜这是哪里的歌曲?(唱《叮叮当》) 生:温州的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温州的民歌? 生:里面都是用温州方言唱的。 师:说到重点了,看来这首歌难不倒你们,那老师再换一首歌,看看谁得猜得出是哪里的民歌。(清唱《编花篮》) (如果猜得出来)师:这位同学见识真广,林老师为你点赞! (如果猜不出来)师:同学们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首歌曲。 二、 初听歌曲,找出最有地方特色的乐句。 (一)师:下面请同学仔细聆听歌曲,等一下举手告诉老师,歌曲中哪个地方最有特色? 学生回答(分别请现场的学生和镜头前的学生来回答) (二)分析两个最具特色的乐句
(三)用河南话说“编花篮” 1、用河南方言说题目和第一乐句 师:刚才我们聆听的是河南的民歌《编花篮》,我们中间有没有来自河南的同学?镜头前有没有来自河南的同学?你能用河南方言说说歌曲的题目吗?(bian第三声, hua第二声, lan第四声)地方方言对民歌的形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 深入学习歌曲 (一)再次聆听范唱,讨论歌词内容 师:这首歌曲唱了什么?谁来说一说(也请岙底的同学来回答) (二)找出押韵和衬词的地方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首歌曲有民歌韵味呢?除了旋律的特殊性之外,歌词中也会有一些押韵和衬词的地方,你能找找吗? (二)跟着音乐用“lan”哼唱全曲。 (三)随钢琴视唱曲谱 (四)按节奏读歌词 | ||||
(一) 老师自弹自唱,学生在心里默唱 要求:找出相同的歌词。 师:找对了,那他们的旋律一样吗?(不一样)关键的不同点在哪里?(后面那句有附点节奏)。你能把这句先唱一唱吗? (二) 学生跟琴唱第一段歌词。 (三) 解决难点 相同歌词不同旋律(朵朵花儿开的艳,朵朵花儿开得艳) 相同旋律不同歌词(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 (四) 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四、图片欣赏牡丹之美,升华演唱情绪 (一) 视频欣赏它的美 (二) 夸夸它的美(请现场的学生和岙底小学的学生来回答) 师:牡丹花美吗?谁知道它在我们国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它象征着什么? (三) 最后一句情绪指导 师:这么美丽的牡丹花怎能不让人喜爱呢,所以人们忍不住地唱出“银个丹丹,嗨!银牡丹,银牡丹那个,那哈咿呀嘿……”,请你们也带着惊叹的感觉来唱一唱! (四) 学做亮相的动作(两边的学生都亮相一下) 师:林老师觉得这样唱还不能很好地表现你对牡丹花的喜爱,你们看看林老师是怎么做的?你能学一学吗?岙底的同学们要认真看好啊,等一下老师也会请你们来亮相一下。 四、 加入双响筒和铃鼓为歌曲伴奏 0 1、 节奏练习 2、 跟着伴奏唱(加入乐器和亮相的动作) 五、 视频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同学们,不仅河南洛阳的牡丹花全国有名,而且豫剧也是很有名气的,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下面林老师让你们欣赏它的风采吧! 六、 课堂小结 师:民歌是我国艺术宝库里的瑰宝,愿我们以后能多多地发现它的美吧!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儿吧,同学们再见!岙底的同学们再见!让我们随着《编花篮》的旋律有序得离开教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