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 |
陈琳茜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学习心得 |
读《共情的力量》有感
温州市墨池小学 王丽君
“共情就是那道光,能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这是《共情的力量》一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深思许久。
在炎热与闲暇相伴的7月,我看了这本《共情的力量》,感叹竟然有这样的一本书帮我打开一扇门。他像我生命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为我内心一处迷茫昏暗的世界带来光明。
《共情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是亚瑟和凯瑟琳,他在书中阐述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之处,为读者揭示了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听者,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缺少的部分,他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八中行为来获得共情行为。
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将共情与我和丈夫的相处相联系,从中我看到了共情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它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缓和,能让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反观我与丈夫之间的相处,当我因为自己在假期忙于干家务活与带孩子之间团团转而抽不出身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便对丈夫不由分说地指责,一边发泄自己照顾家庭的辛苦,一边抱怨丈夫不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活或者带娃。丈夫面对我的发泄和不满,表现过愧疚与自责,在我的指责过后,他也更积极主动地承担家庭责任。其实,我事后想想,自己做的不对,其实丈夫也有承担他应尽的责任,比如早上买菜,给孩子泡奶粉,他上班回来给孩子洗衣服,带孩子晚上出去玩。所以如果我能在指责前,用共情去思考丈夫一天都做了哪些事?如果我觉得自己太累,可以和他好好沟通,让他理解我的心情,我也应该理解他一天的工作劳累,再两人达成共识,这样就不会造成不愉快了,也不伤感情。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通过共情,我们能镜映别人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这是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的基础。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共情所产生的连接性、让这个世界变得不那么让人害怕。归属感取代了孤独、陌生人不那么陌生、防御没那么必要、希望代替了无望、怀疑给信念让路、怨恨逐渐褪去。而我,曾经因为焦虑而烦恼,最近则为爱和宽恕而敞开。在生活中,我渐渐减少焦虑,每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者感到疲惫的时候,会选择和丈夫安静地倾诉,让他知道我的处境,从而他也能够及时提供帮助与依靠。感谢《共情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有方法的调节与爱的人的关系。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通过共情这束光,可以帮助我们穿透痛苦和恐惧的黑夜,找到我们的共通之处。共情是一种可以训练出来的技能,我们需要学会的,是采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共情地倾听,控制冲动,调节心情,在情绪和理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就能解决冲突,建立亲密、持久、有爱的关系。
《共情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拥有无尽的力量、可以与爱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本书也让我对凡事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态,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对人宽容,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容。